Ann Selzer 艾奥瓦最新民调解读

Ann Selzer 艾奥瓦最新民调解读
Des Moines Register 头版

毫无疑问,由安·塞泽尔(Ann Selzer)操办的艾奥瓦收官民调显示哈里斯领先,震惊了所有人。11 月 2 日晚 6 点民调结果公布前,已经对此万众期待的推特上没有一个人认为哈里斯会在大众认知中沦为红州的艾奥瓦民调中取得领先,都是在算哈里斯输几个点,以及其对应的全国/中西部局势。

肯定有人就问了,既然这个结果和基础政治认知差别如此之大,难道不应该像 2020 年 ABC 民调显示拜登在威斯康辛领先 17 个百分点一样被当作异常民调扔进垃圾桶吗?熟悉美国政治和民调业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这个民调不是塞尔泽经手的收官民调,确实大部分人就会把这个结果当成毫无意义的垃圾。但同样听上去离谱的话,由美国民调界仅存的头号传奇塞尔泽说出来,就不得不让两党和我们都高度重视。

塞尔泽的艾奥瓦收官民调之所以能得到极大的媒体关注,其实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因为她即准又稳,总是拒绝和其他民调机构那样,在最后时候采取向大众认知靠拢的民调操作(Herding),却又能够非常精准地捕捉到选举前全国大势下的微观选民变动。2008 年民主党党团,只有塞尔泽准确的预见了奥巴马的爆冷胜出,让她一战成名,而到了其他金牌民调纷纷折戟沉沙的 2016 年和 2020 年周期,只有塞尔泽依然维持了她的敏锐嗅觉和准确性,先是在 16 年发现了中西部整体导向特朗普的情况,又在 20 年民调整体唱衰特朗普时发现最后时刻共和党和部分摇摆选民在回归特朗普阵营,大选结果要比大众想象中激烈的许多。

纵观过去十几年中,塞尔泽最后的收官民调和艾奥瓦实际选举结果基本是高度吻合,最大误差不超过五个百分点,唯独 2018 年判断错了州长选举的结果,其余总统大选周期都是完全正确。塞尔泽民调的光辉历史,让她成了近年以来无比挣扎的民调行业中及其突出的一盏明灯,这也是为何昨天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一份只聚焦于艾奥瓦这一不再是主要大选战场的中部州的州内民调,因为大家都在指望塞尔泽的数据给今年无比混乱的选战提供一些能够定方向的参考思路。

Ann Selzer历年战绩

没想到的是,塞尔泽竟然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巨大的惊喜和意外。抛开民调的数字本身先不谈,因为民调数据本身有误差等因素存在,哈里斯领先 3 个点并不一定代表她最终能够拿下艾奥瓦,更何况艾奥瓦本身只有六张选举人票,不太可能成为大选的关键胜负手,但仅就艾奥瓦 2024 年相对 2020 年的摇摆和变动,甚至说和九月份塞尔泽发表的哈里斯落后特朗普 5 个百分点的上一期民调所对比,就能看出为何这个民调不能只被简单当作一个不重要州的异常民调而忽视。

这个摇摆州系列始终在讲的一个思路和逻辑,就是在一个地区内,州与州之间的政治变化和摇摆往往是高度一致和十分有共性的,往往一个地区的一个州在选举中向一方摇摆转移时,它周围的几个州也大多会跟着一起以类似的频率变动。这也是为何胜选的总统候选人和赢得国会选举的多数党往往都会在看似势均力敌的摇摆州和摇摆选区取得数量上的一边倒式胜利。比如艾奥瓦历史上和其相邻的威斯康辛政治倾向其实比较雷同,在 2020 年大选前的 30 年选举中,只有 04 年艾奥瓦和威斯康辛是选了不同党的总统候选人(实际上也就是不到一个点的分别)。显然,威斯康辛和艾奥瓦在 20 年后算是分道扬镳,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即便是这个状况,艾奥瓦相对全国范围的政治摇摆幅度,也能够给威斯康辛西南部和其他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白人数量多的地带)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指标。

那么回到塞尔泽这份哈里斯领先三个点的民调本身上,如果艾奥瓦真如民调显示的一样转投哈里斯,那可想而知特朗普肯定不是像现在其他民调呈现的那样和哈里斯旗鼓相当,而是处于早已可宣告败选的垂死挣扎状态。但即便是哈里斯因为误差(或者说卡死在 47% 的水平)最终输掉艾奥瓦,她如果能在艾奥瓦比拜登 20 年输特朗普八个点的表现有所进步,这对她在其他锈带三州的胜选概率来说也是极大的利好信号。更重要的是,塞尔泽在公布这份民调时,还特地谈到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她提供的进一步细分数据显示哈里斯的支持率上升,就是来源于之前多次谈到的今年大选中愈演愈烈的性别差——哈里斯在白人女性这一群组中狂胜特朗普 28 个百分点,甚至连带着在老年女性群体中大幅领先特朗普。如果类似的女性压倒性支持,特别是在最后时刻此前未决定的选民集体导向哈里斯属实的话,那 2024 年的选举,大概率不会是现在这大部分民调显示的五五开局面。

所以这份民调能信嘛?

那么为何塞尔泽会得出一个和全国其他民调,包括今天早些时期艾默生公布的特朗普在艾奥瓦领先 10 个百分点这一完全不同的结论呢?

Read more

欢迎来到科技寡头时代

欢迎来到科技寡头时代

在最近的一期播客中,我们提到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就职典礼上的象征性一幕:埃隆·马斯克、杰夫·贝佐斯、马克·扎克伯格和其他各大科技巨头创始人和高管齐聚国会山,坐在特朗普家族身后的贵宾席上,新一届特朗普政府的内阁成员只能退居后排,而各州州长甚至连核心会场都进不去,只能屈尊在位于国会大厦游客中心解放大厅的备用房间(overflow room)中观看这场盛典。 八年前,这些人大多数还都是「抵抗势力」(the resistance)的成员。 2016年特朗普胜选前,贝佐斯还在担忧特朗普的行为在「正一点点地侵蚀我们的民主根基」。特朗普就任后不久,《华盛顿邮报》在贝佐斯本人的批准下将自己的口号改成了「民主死于黑暗」(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华盛顿邮报》对特朗普的监督报道被特朗普当成了自己和贝佐斯的私人恩怨。2019年,美国国防部价值1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JEDI)被出人意料地授予了微软而非亚马逊,亚马逊为此提起诉讼,声称特朗普总统与贝佐斯的个人恩怨左右了竞标结果。 2017年特朗普就职之后不久,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抨击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我的曾祖父母来自德国、奥

By 美轮美换
从TikTok到小红书:中国互联网创新的双重困境

从TikTok到小红书:中国互联网创新的双重困境

很多美国人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的不少互联网应用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逆势发展出了许多超越其国际市场同类应用的功能。这一点最早在阿里巴巴和eBay的竞争中体现:当时的中国线上支付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缺位、用户信任度低,而恰恰是这些“劣势”倒逼中国企业开发出了具有突破意义的创新生态,以实现在中国进行买卖双方都能放心的线上交易。支付宝成为了淘宝整个电商生态的核心保障,最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美国竞争对手。此后因为政治原因,中国互联网服务需要与国际同行进行直接竞争的场景逐渐消失,但并不能简单认为中国互联网服务的流行只是因为缺乏外国竞争对手所形成的事实垄断。甚至可以说,恰恰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种种不利条件,倒逼着科技公司在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新。如同负重训练的运动员,中国企业为了满足依然处于管控之下的国内市场需求,往往迸发出超预期的功能设计与运营模式。回到字节跳动和TikTok,作为一种融合了短视频、社交、算法分发等模式的产品形态,TikTok出海后迅速获得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字节跳动所依靠的不仅仅是中国巨大的本土用户基数,而是在算法推荐、内容形态等方面所展示出的技术优势。在内容控制被放松的自由市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