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卡玛拉·哈里斯

定义卡玛拉·哈里斯
哈里斯竞选团队的推文

大家好,我是 Talich。

新一期播客里,寄馀生老师提到了,对于哈里斯来说,接下来两周,最要的事,是定义自己。

的确,对于任何一个候选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定义自己,和定义对手。

在大选中,我们熟悉的往往是定义对手,就是 opposition research,寻找对方的弱点,来定义对手。从很大程度上说,这次大选,拜登和特朗普四年的口水战下来,都已经成功的、地定义了对手。但是,相比起来,特朗普团队对拜登的定义,是更成功的。

因为成功地定义对手的目的,是要向对手发起进攻。好的竞选策略,是在自己舒服的议题上战斗,在对手的家门口打仗,这样才能让对手处于守势。在竞选时,自己的优势,往往并不是在自己最擅长的、最有能力的议题上,而是在那些自己相对于对手最有优势的问题。这在今年尤其明显。虽然特朗普和拜登都是八旬老人,但是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显得气势逼人,就反衬出拜登的老态。所以特朗普团队以拜登绕不过的年龄问题做文章,抓住拜登的每一次失误,成功地让拜登团队畏手畏脚,打不开局面。

但是定义对手的另一面,是研究自己、定义自己。竞选团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候选人在一起,研究她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潜在的黑料。这当然还不够,因为候选人的记忆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这些候选人通常都是极度自信的人,他们会选择性地保留和提升自己的记忆,并在一次一次的公开和私下场合里重复这些选择性记忆,直到它们像真的发生过一样。所以竞选团队要像研究对手一样研究自己的候选人。

Read more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本文首发表于《岚目》公众号,作者王浩岚 特朗普为何要大力推动「大而美」法案? 美国时间周二凌晨在经过了 26 个小时漫长的反复拉锯后,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在美国时间周二凌晨依靠着副总统万斯打破 50:50 平票僵局,通过了参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紧接着,同样由共和党人控制的众议院在本周美国国庆节假期休会前,于美国时间周四早晨投票通过被誉为「特朗普主义集大成者」,涵盖了特朗普第二任期近乎所有国内立法议程和政策要点的「大而美」法案。 过去一段时间内,「大而美」法案引发了广泛的媒体关注,但少有能够系统性解构这个一揽子法案「前生今世」的分析。而想要讲清楚「大而美」,要从回答三个问题来出发: 1. 特朗普和共和党人为何要如赶鸭子上架一般在国庆节休会前通过「大而美」法案? 2. 「大而美」法案究竟涵盖涉及了哪些政策领域? 3. 「大而美」法案闯关参众两院的过程,特朗普/马斯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案通过后的潜在影响能给外界解析特朗普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