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媒体评论、采访和更多brat梗

一些媒体评论、采访和更多brat梗

大家好,我是王浩岚。

搬运一些我最近的评论和接受的采访。

端传媒 | 拜登退选:黑天鹅不断,哈里斯接班难点为何?两党将如何各自整合?

哈里斯面临的挑战:

哈里斯所要解决的,远不止是上位程序这一个问题。哈里斯本身的特殊身份——黑人女性,来自加州旧金山的自由派,让她在传统中西部锈带主导的大选选战中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劣势地位。不管这种对女性、对少数族裔、和对西海岸自由派的刻板印象是否合理,许多中西部非常注重“大男子气概”的工人蓝领选民,就是非常不吃这一套叙事。
2016年特朗普的爆冷胜选,2020年拜登收复蓝墙,重夺锈带,都说明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选民习惯于选择白人男性作为总统。当然,这并不代表哈里斯一定就无法帮助民主党守住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辛这三个关键的锈带州,只是她很难继承拜登在劳工群体中的独有优势,这让她只能通过刺激党内少数裔和年轻选民,吸引女性选民和部分高教育程度城郊选民来另辟蹊径,抵消她替换拜登后失去的部分相对优势。此外,拜登在白人群体,特别是老年人中的特殊优势,恐怕也是哈里斯所无法完全复刻的,是注定要失去一部分选民了。

民主党临阵换帅的豪赌:

这也将是民主党高层的又一次豪赌。倘若十一月民主党逆天改命,取得选举胜利,一切倒还好说。但如果民主党最终还是遭遇了失败,不管怎么样都会对整个党造造成巨大的合法性打击。更差的情况,是整个党有可能走向长期在野、不再被选民信任的境况;或先例一开,以后所有总统候选人选情民调不佳,都随时有可能面临被本党逼宫、被迫退选的风险。
或许有人认为,当下特朗普的危险大概率会“毁掉美国”,拜登的无能可能会“祸及三军”,但谁又能说未来不会再来一个青春版的特朗普,或者又来一个另类版的拜登呢?甚至,极端情况下,如果哈里斯十月选情大幅落后,比现在拜登的民调还要糟糕,那到时候民主党是不是要再换一次人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当今美国高度极化,两党选民对本党忠诚度极高的情况下,可能哈里斯也不会和拜登在选举结果上有太多本质性差异。相信未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这场本被称为无聊的2024年美国大选,将会变得更加跌宕起伏,变数拉满。
拜登退选:黑天鹅不断,哈里斯接班难点为何?两党将如何各自整合?|端传媒 Initium Media
民主党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合法性缺失”的问题。

凤凰 | 拜登遭“逼宫”后退选,哈里斯能担当大任吗?

但尽管看上去哈里斯替代拜登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民主党上下对她的拥戴只能说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之所以过去三周倒拜如此艰难,主要还是因为党内高层其实一直并不放心哈里斯的竞选能力,也担忧她黑人女性的身份能否经得起特朗普MAGA主义的攻击和考验。
只是,民主党党内政治的现实——逼退黑人选民鼎力支持的拜登、再逼退历史上首位黑人女性副总统无法向少数裔选民交待,以及竞选法规定的竞选资金流动和团队框架继承方面的限制(只有哈里斯能全盘继承)——迫使对她有疑虑的民主党人也只能跟进这个充满风险的新候选人。
所以,未来哈里斯能否顺利上位?又能否整合花了三周时间进行丑陋内斗的民主党?特别是安抚许多觉得拜登是被无端逼退的拜登选民和盟友,最终把矛头重新指向对手特朗普的共和党身上,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最大的变化和未知数。
拜登遭“逼宫”后退选,哈里斯能担当大任吗?
凤凰大参考|“暗箱政治”之后,美国大选进入前所未有的未知

三联生活周刊 | 拜登退选,民主党有谁能赢特朗普?

往年美国政治没有如此极化的年代,参众两院多数和总统可以来自不同政党,民众选择的议员可能会与总统的背景和政党倾向不同。1980年,在总统大选中,共和党的罗纳德·里根在50个州中的49个州获胜,但民主党仍能获得众议院多数,在参议院也能增加席位。但随着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现象愈发严重,选民愈发只投一个政党,意味着总统的选情会影响整个党在国会的选情。民主党或许能接受总统的选举失败,但不能接受一个共和党全面执政的状况出现。
美国政坛的“老人政治”只是一种被简化的表象,“对共和党而言,特朗普已是‘宗教领袖’般的存在,不能简单用年龄来衡量他;对民主党而言,拜登前的三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克林顿、卡特上任时都不到60岁,都是非常年轻的总统。拜登曾在2016年大选前被迫让位希拉里,后者失败,特朗普成功。今年拜登之所以81岁了还要坚持参选,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对特朗普的第一次‘进宫’负有历史责任。”
拜登退选,民主党有谁能赢特朗普?
“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拜登身上。

南方周末 | 拜登退选,哈里斯接盘:特朗普早有预案?

“民主党正从一个未知走向另一个未知。过去四年哈里斯执政表现亮点较少,在共和党党内较为团结的情况下,如果拜登战胜不了特朗普,哈里斯可能更难取胜。”王浩岚分析,后续要看十余万中间选民在未来几个月内做何选择。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大声 | 美国总统拜登退选对大选的影响和选举的最新看点 (视频)

Read more

5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梵蒂冈教皇选举开始

5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梵蒂冈教皇选举开始

经济和特朗普关税 * 美联储因经济不确定性及滞胀风险上升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其会后声明指出,由于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关税)等因素导致「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已进一步增加」,且判断「失业率上升和通胀率上升的风险均已升高」,引发了对美国可能面临滞胀(stagflation)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关税带来了挑战,但也表示美国经济「本身仍处于稳健状态」。(CNBC) * 特朗普巨额关税威胁常态化,10%关税反成「解脱」:特朗普通过先威胁征收极高额关税,再部分回调或暂停,成功运用「锚定效应」心理策略,使得原本被视为重大的10%关税在对比之下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尽管部分关税被暂停或给予豁免,目前美国消费者仍面临平均高达28%的有效关税率,为百余年来最高。这种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情绪,但企业界仍对贸易不确定性和高额关税的实际影响深感忧虑,担心利润受损甚至生存危机。(NYT) *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前重申对华高关税立场:特朗普周三明确表示,他不会考虑降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高达145%的关税,以推动与北京的贸易谈判。当在白宫被问及是

By 美轮美换
5月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

5月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

经济和特朗普关税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白宫周二宣布,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国贸易代表詹姆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内的高级官员,将于本周末在瑞士日内瓦与中国高级别代表团举行会晤。这将是自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严厉关税引发贸易战以来,两国间的首次重要会谈,也是数月来已知级别最高的双边对话。此前,特朗普曾声称美中两国正在就降低关税进行谈判,但北京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坚持美方必须首先降低其加征的关税。贝森特周二早些时候在国会财政部监督听证会上证实,自大约一个月前特朗普宣布其备受争议的新关税贸易政策以来,美国政府尚未就关税问题与中国进行任何谈判。贝森特在回应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大卫·乔伊斯(David Joyce)关于关税及总体贸易战略的提问时表示,美国目前正在与18个重要贸易伙伴中的17个进行谈判,但「尚未与中国进行谈判」。(CNBC) * 关税政策混乱推出令美联储面临两难困境:特朗普政府「随意推出」的关税政策恐让美联储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是专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还是管理一个伴随「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