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消失的家庭妇女

所以当保守派喊出「家庭主妇这个角色又回来了」时,家庭主妇,其实从来没有离开,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主观的感觉。

从未消失的家庭妇女
The Yellow Jacket, Yearbook of 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1958; (accessed May 20, 2024),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Libraries, The Portal to Texas History; crediting Port Arthur Public Library.

大家好,我是 Talich。

前几天,NFL 今年的冠军球队 Kansas Chiefs 的主力踢球手 Harrison Butker 在堪萨斯州的一个天主教私立女子博雅学院 Benedictine College 上给了一个毕业演讲,结果引发了轩然大波

为啥会有争议呢?我就引他演讲中的两段话:

今天在座的女士们,恭喜你们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你们应该为自己年纪轻轻就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我想简短地直接对你们讲话,因为我认为你们——女性——被灌输了最具欺骗性的谎言。现在坐在这里的你们中有多少人准备跨过这个舞台,想着在职业生涯中将获得的各种晋升和头衔?你们中有些人可能会在社会上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但我大胆猜测大多数人最激动的是你们的婚姻和将被你带入这个世界的孩子。

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美丽的妻子伊莎贝尔会第一个说,她作为妻子和母亲开始她的天职之时,才是她生命的真正开始。我今天能站在这个舞台上,成为现在的自己,是因为我有一个妻子,她全心投入她的天职。我得到了上帝赐予的许多才能,这让我无比幸运,但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所有成功都源于我在初中乐队课上认识的一个女孩,她皈依了我的信仰,成为了我的妻子,并接受了最重要的身份中的一个:家庭主妇(homemaker)。

[长达 18 秒钟的鼓掌]

嗯,女性的天职就是妻子和母亲,而女性最擅长的最应该去做的,是家务。这种以男性为中心保守观念,在这所宗教保守派的学院里其实是正统,没什么争议。这从现场的鼓掌中能看出来。引发争议,当然是因为传到了网上,成为了当下文化战争的一部分。

这里有意思的地方,是 Butker 在说家庭主妇的时候,用的不是 housewife,而是 homemaker。保守派网站 Washington Examiner 的一篇评论文章,就用了《尽管批评 Harrison Butker 吧。家庭主妇这个角色又回来了》这个标题。

我其实不是很确定 Butker 在用 homemaker 这个词的时候,对于绝大部分美国人来说,homemaker 是否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Homemaker,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用了 maker 而不是 wife,就说明这个叫法更强调这是一个工作,而不是一个角色。因为理论上,homemaker 所做的工作,就是 homemaking,家政,它完全可以由仆人来完成。但是在上个世纪上半叶,一直到 1950 年代,家政工人慢慢就变成了家庭妇女的同义词。

这期通讯的题头图,是我从 1958 年德州 Port Arthur 一所叫 Thomas Jefferson 高中的年鉴里找到的。高中年鉴里会介绍这个学校的所有课程和老师,也会有各种学生组织和文体活动的介绍。题图里的组织,就是由学生组成的,叫 Future Homemakers of America(美国未来的家政工人/家庭主妇)。

Read more

4月2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解放日」宣布大规模关税

4月2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解放日」宣布大规模关税

头条:特朗普「解放日」宣布大规模关税,引发全球贸易震荡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宣布将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豁免),同时对数十个国家实施更高的双位数关税。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贸易行动,标志着其贸易政策的重大升级。新关税将波及超过100个贸易伙伴,包括欧盟、中国、英国、印度、越南和台湾。其中,中国商品的关税总额将高达54%(此前已加征20%,此次再加34%),欧盟为20%,日本24%,印度26%,越南46%,台湾32%。 特朗普在讲话中展示了一张大型「对等关税」图表,称其他国家长期对美国产品设置高关税、非货币壁垒和其他不公平限制,美国必须「以牙还牙」,进行约「一半程度」的反制。一位白宫官员表示,这些税率由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基于「我们与各国贸易逆差总和等于其所有不公平贸易行为总和」的逻辑推导得出,并称这是「全世界最公平的做法」。另一位特朗普助手则补充说,总统之所以仅征收对方壁垒的一半,是因为「他宽容大度,希望对世界友善」。 此次新政设定的10%基准关税将自4月5日生效,个别国家的高额关税将于4月9日起正式实施。

By 美轮美换
特朗普「解放日」宣布大规模关税,引发全球贸易震荡

特朗普「解放日」宣布大规模关税,引发全球贸易震荡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宣布将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豁免),同时对数十个国家实施更高的双位数关税。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贸易行动,标志着其贸易政策的重大升级。新关税将波及超过100个贸易伙伴,包括欧盟、中国、英国、印度、越南和台湾。其中,中国商品的关税总额将高达54%(此前已加征20%,此次再加34%),欧盟为20%,日本24%,印度26%,越南46%,台湾32%。 特朗普在讲话中展示了一张大型「对等关税」图表,称其他国家长期对美国产品设置高关税、非货币壁垒和其他不公平限制,美国必须「以牙还牙」,进行约「一半程度」的反制。一位白宫官员表示,这些税率由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基于「我们与各国贸易逆差总和等于其所有不公平贸易行为总和」的逻辑推导得出,并称这是「全世界最公平的做法」。另一位特朗普助手则补充说,总统之所以仅征收对方壁垒的一半,是因为「他宽容大度,希望对世界友善」。 此次新政设定的10%基准关税将自4月5日生效,个别国家的高额关税将于4月9日起正式实施。尽管加拿大与墨西哥目前未被纳入国别惩罚性税率,但特朗普警告称,若两国未能解决边境安全和芬太尼

By 美轮美换
4月1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自由派候选人赢得威斯康星州关键最高法院选举

4月1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自由派候选人赢得威斯康星州关键最高法院选举

自由派候选人赢得威斯康星州关键最高法院选举,马斯克重金干预打水漂 在4月1日举行的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中,自由派候选人苏珊·克劳福德(Susan Crawford)击败保守派对手布拉德·施梅尔(Brad Schimel),确保法院继续维持4比3的自由派多数。这场高达1亿美元的选举被视为2024年总统选举后的首次全国性政治风向标,也被广泛解读为对特朗普第二任期施政路线以及马斯克政治干预能力的直接回应。克劳福德将接替即将退休的大法官安·沃尔什·布拉德利(Ann Walsh Bradley),巩固自由派在该州司法体系中的影响力。 马斯克在选前高调介入,不仅投入超过1200万美元,还亲自到绿湾造势,宣称此次选举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和「西方文明的延续」。他向选民发放百万美元支票,引发州检察长诉讼未果。特朗普也多次为施梅尔背书,动员支持。然而,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强势介入反而激发了选民反感,民主党成功动员支持,特别是借助对马斯克主导的联邦「政府效率部」(DOGE)削减医疗、教育等项目的不满情绪。 此外,选民还通过一项修宪公投,将现行的选民身份证制度写入州宪法,使其更难在未来被撤销。尽管该法

By 美轮美换

共和党在佛州两场国会特别选举中获胜,巩固众议院微弱多数

4月1日,在佛罗里达州举行两场联邦众议院特别选举中,由特朗普支持的共和党候选人吉米·帕特罗尼斯(Jimmy Patronis)和兰迪·范恩(Randy Fine)分别赢得第一和第六国会选区,成功填补由马特·盖茨(Matt Gaetz)和迈克尔·沃尔兹(Michael Waltz)留下的空缺。这一结果使共和党在众议院的议席数增至220席,对抗民主党213席,尽管优势仍然微弱,但对特朗普推动其第二任期内政策议程至关重要。 帕特罗尼斯是佛州首席财政官,在位于西北部泛句区的第一选区轻松取胜;范恩则是州参议员,赢得了涵盖代托纳海滩和东北海岸部分地区的第六选区。尽管两地长期偏向共和党,民主党候选人乔什·威尔(Josh Weil)和盖·瓦利蒙特(Gay Valimont)依然在选战中投入大量资源,获得超出预期的选票。特别是在第六选区,范恩的胜率(约14个百分点)远低于前任沃尔兹在2024年11月大选中的优势,这一缩小的胜幅被民主党认为是对特朗普及其盟友的警示信号。 补选也再次凸显特朗普对共和党的主导能力。两位当选人均在初选中获得特朗普背书,并迅速在党内出线。范恩在2023年共和党初选中公开背弃州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