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是如何攻占互联网的

右翼是如何攻占互联网的

在过去的多篇文章中,我多次讨论过政治媒体生态的变化,但大多聚焦于主流媒体,而较少涉及的是一个不仅中文读者对其陌生,即便是很多资深美国记者也难以完整观察到的网络媒体生态——这里指的网络媒体,不是福克斯新闻的网站,也不是 Breitbart、Daily Wire 这样的所谓「新媒体」,而是那些分布在播客、YouTube、以及 X、TikTok、Instagram 上的大小网红们。

最近,非营利性的媒体监督机构 Media Matters 的研究就关注于这个生态,展现出一个很多人或许已经隐约能感受到的图景——右翼力量已经彻底占据了美国的网络媒体生态系统。他们的传播范围之广、影响力之深,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Media Matters 是一个持有左派立场的机构,常常对保守派媒体的报道提出批评,去年也遭到马斯克旗下 X 平台的法律诉讼骚扰——马斯克在得克萨斯、爱尔兰和新加坡等地对该机构采取诉讼,报复其对于 X 上出现的极端内容监督和批评。)

'

这项研究分析了 320 个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在线节目(其中 191 个偏右,129 个偏左),包括播客、直播及其他定期发布的长视频内容,收集了它们在 YouTube、Spotify、Rumble、Twitch,以及 Facebook、Instagram 和 TikTok 上的粉丝数、订阅数和观看量。

研究结果发现,在主流平台上,右翼节目的粉丝总数几乎是左翼节目的 5 倍;粉丝数最多的 10 个节目中,9 个属于右翼,唯一进入前十的左翼节目是 Trevor Noah 主持的 What Now?;在 YouTube 上,右翼节目的总播放量明显高于左翼。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偏右的节目中,很多并非专门的政治节目,而是喜剧、娱乐、体育或其它非政治类别的内容。这当中就包括了最有影响力的 Joe Rogan、Theo Von、Full Send Podcast 等,这些看似非政治的播客在平日里可能会请 Timothée Chalamet、MrBeast 这样的娱乐明星作为嘉宾,但到了大选期间,就成了特朗普盟友的宣传阵地——特朗普、万斯、马斯克以及各种右翼盟友频繁登上这类节目,传播自己一方的观点。(与之相对的是,民主党却主动放弃了这些舆论阵地——哈里斯与沃尔兹在竞选期间登上这些节目的频率明显不及对手。)

Read more

评论 | 反思查理·柯克遇刺案最好的办法,就是认清美国政治极化的真相

本文作者黄希林,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思观堂。文章不代表美轮美换观点。 9 月 10 日,在犹他谷大学举行的「美国复兴之旅」活动中,「美国转折点」创始人,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与观众就枪支暴力和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影响进行辩论时遭枪击身亡。在最初的混乱局面和大规模搜捕之后,两天后,当局宣布逮捕了来自犹他州圣乔治的 22 岁白人男子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此前他已向朋友和家人坦白杀害了柯克。 柯克的遇害引发了美国各界的震惊、哀悼以及对政治动荡的讨论。在罕见而短暂的一刻,许多政客、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共同谴责了这起谋杀案,并呼吁缓和敌对情绪,但很快这种声音就被极端言论所淹没,这些言论声称在罗宾逊被确认并逮捕之前,「民主党人」或「左派」就是这起谋杀案的罪魁祸首,还呼吁“开战”和报复。 作为一位对美国的整体生态和舆论的影响举足轻重的政治玩家,柯克的世界观如何能够在主流舆论中游刃有余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直接产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体系既能让他声名鹊起,也能让他命丧黄泉。如果想要真正理解这起刺杀案的真实背景和潜在后果,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查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