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表2025年国会联席会议演讲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重新执政后首次向国会发表演说,对其上任43天以来一系列迅速政策调整进行「胜利巡礼」。

特朗普开场便以「America is back」自我标榜,声称「美国的动力回来了、精神回来了、荣誉感回来了、信心也回来了」,并将这些行动称为「常识革命」的第一波。他自豪地列举包括退出气候条约、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冻结对外援助等一系列「推倒式」举措,声称此举意在「恢复常识、保障安全、重振乐观和创造财富」。他夸口已实现「有史以来最低的非法越境人数」,称「我们并不需要新立法,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新的总统」,同时批评前任拜登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并嘲弄说自己的执政开局已是「史上最佳」,比肩乔治·华盛顿。

在他演说时,德州民主党众议员艾尔·格林(Al Green)多次打断发言,最终被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下令带离会场。多位民主党议员举起写有「Save Medicaid」和「Musk Steals」等口号的黑色标牌或中途退场,以示抗议。特朗普在演说中也攻击民主党,强调其「废除政府多元化项目、收紧移民政策、打击跨性别意识形态」的种种措施,甚至嘲讽对方「无论怎样都不会鼓掌」。他还公开点名批评民主党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甚至用带侮辱性质的「Pocahontas」绰号攻击对方。

特朗普在演讲中声称「政府效率部」(DOGE)发现了「数千亿美元的舞弊证据」,但政府并未提供确切数据。他特别点名坐在旁听席的马斯克,称其为政府效率努力的关键推手。针对关税和贸易战,特朗普强调要「征多少税就回敬多少税」的贸易策略,还表示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关税将继续执行,宣称自己「才刚刚开始」,而在周二收盘后,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刚刚福克斯商业新闻上表示,美国可能会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关税问题上「折中」,最早周三就会宣布。特朗普还呼吁国会推翻拜登时期的CHIPS法案,称其为「可怕的东西」。

特朗普还将通胀和经济压力等问题归咎于前总统乔·拜登,声称自己「继承」了严重危机。指责他导致通胀和物价飙升(包括因禽流感导致的鸡蛋价格高企),并表示将通过在阿拉斯加投资天然气管线和扩产稀土矿来降低能源成本。

关于外交,他声称收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道歉信,并暗示已和俄罗斯方面在寻求和谈,此外还表示要把巴拿马运河「从中国手里夺回」,以及「无论如何都会得到」格陵兰岛。他指责拜登必须为阿富汗撤军混乱、加沙冲突和对乌克兰提供过多资金负责。

在演讲中,特朗普包含了多个经媒体证实的错误或夸大说法:他反复宣称由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找出了「数千亿美元」的舞弊,却未提供与其网站所列金额相符的证据,甚至夸大了类似「8百万美元让老鼠变性」之类的研究支出;此外,他将数百万百岁以上高龄者登记在社会保障系统中直接视为滥发福利,却未提到大部分并未实际领取津贴;他对巴拿马运河的「3.8万美国人丧命」亦与真实历史记录不符。(CNNNPRABC News的事实核查)

特朗普于晚间11点前结束演讲,历时约1小时39分钟。根据追踪美国总统对国会演说时长的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数据,这是史上最长的国会联席演说(无论是国情咨文或首年度类似演说),超过了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2000年创下的89分钟纪录,也打破了特朗普本人于2019年创下的1小时22分钟纪录。

民主党方面,则由密歇根州参议员伊莉莎·斯洛特金(Elissa Slotkin)对特朗普的讲话进行驳斥。她开篇表示「美国确实需要改变,但有负责任的方式,也有鲁莽的方式」,并将特朗普的种种做法形容为「鲁莽」;她特别提到马斯克把社会保障称为「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对此予以猛烈批评,同时指出若当年对抗苏联的是特朗普而非里根,「里根恐怕会在坟墓里翻身」。

Read more

5月9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税改在国会遇阻;纽瓦克市长在抗议中被捕

5月9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税改在国会遇阻;纽瓦克市长在抗议中被捕

头条:新泽西州纽瓦克市长抗议新开移民拘留中心被捕 新泽西州纽瓦克市市长拉斯·巴拉卡(Ras Baraka)周五在该市一个新启用的联邦移民拘留中心抗议时,因涉嫌非法侵入被捕。巴拉卡一直强烈反对这个由私营公司运营、拥有 1000 个床位的拘留中心的开放,并就此与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持续对抗。据称,逮捕发生在他试图与三名国会议员一同进入该设施并与联邦官员发生激烈争吵之后。国土安全部称抗议者「闯入」了设施,但议员否认此说法。巴拉卡被捕引发多方谴责,其夫人指责联邦政府针对性执法。(AP) 经济与关税 * 美英贸易协议框架预示全球贸易战恐持续:美英新贸易协议虽受市场欢迎,但其细节(英国进口商品仍需缴纳 10% 关税,远高于此前)表明贸易战缓解有限。此协议是特朗普本届任期首个重要贸易协定,显示其倾向于达成协议以规避大规模「对等关税」风险,但 10% 关税或成新常态。分析认为,鉴于美英间特殊关系,英国已是最佳谈判对象;中国、加拿大、欧盟等与美分歧更深、贸易失衡更严重,恐难达成类似协议。牛津经济研究院警告,高关税将打击美国实际收入,拖累经济增长。且美英协议未触及医疗市场开放、

By 美轮美换
5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梵蒂冈教皇选举开始

5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梵蒂冈教皇选举开始

经济和特朗普关税 * 美联储因经济不确定性及滞胀风险上升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其会后声明指出,由于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关税)等因素导致「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已进一步增加」,且判断「失业率上升和通胀率上升的风险均已升高」,引发了对美国可能面临滞胀(stagflation)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关税带来了挑战,但也表示美国经济「本身仍处于稳健状态」。(CNBC) * 特朗普巨额关税威胁常态化,10%关税反成「解脱」:特朗普通过先威胁征收极高额关税,再部分回调或暂停,成功运用「锚定效应」心理策略,使得原本被视为重大的10%关税在对比之下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尽管部分关税被暂停或给予豁免,目前美国消费者仍面临平均高达28%的有效关税率,为百余年来最高。这种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情绪,但企业界仍对贸易不确定性和高额关税的实际影响深感忧虑,担心利润受损甚至生存危机。(NYT) *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前重申对华高关税立场:特朗普周三明确表示,他不会考虑降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高达145%的关税,以推动与北京的贸易谈判。当在白宫被问及是

By 美轮美换
5月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

5月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

经济和特朗普关税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白宫周二宣布,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国贸易代表詹姆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内的高级官员,将于本周末在瑞士日内瓦与中国高级别代表团举行会晤。这将是自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严厉关税引发贸易战以来,两国间的首次重要会谈,也是数月来已知级别最高的双边对话。此前,特朗普曾声称美中两国正在就降低关税进行谈判,但北京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坚持美方必须首先降低其加征的关税。贝森特周二早些时候在国会财政部监督听证会上证实,自大约一个月前特朗普宣布其备受争议的新关税贸易政策以来,美国政府尚未就关税问题与中国进行任何谈判。贝森特在回应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大卫·乔伊斯(David Joyce)关于关税及总体贸易战略的提问时表示,美国目前正在与18个重要贸易伙伴中的17个进行谈判,但「尚未与中国进行谈判」。(CNBC) * 关税政策混乱推出令美联储面临两难困境:特朗普政府「随意推出」的关税政策恐让美联储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是专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还是管理一个伴随「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