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播客 | 特朗普“封口费”刑事案被判有罪,然后呢?

所以最终什么结果,我也不知道。

新播客 | 特朗普“封口费”刑事案被判有罪,然后呢?
保守派新闻聚合网站 Drudge Report 5月30日头版

大家好,我是王浩岚。

2023年5月30日,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工作日,但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纽约曼哈顿法院被陪审团一致裁定34项重罪指控全部成立,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定罪的前总统,这一天成为了历史性的一天。

短短数小时内,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就将这个可能成为选举年重磅炸弹的历史性事件传遍了全国的每个角落。两党的政客和选民对此的反应截然不同却也在意料之中:自由派阵营大肆庆祝,庆祝他们眼中的“人民公敌”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保守派一方却将之视为司法体系的崩坏和不公,誓言要全力反击这场“拜登操纵”的政治迫害。

我们在当天连夜录制并剪辑好了新一期的播客,欢迎收听。


欢迎在 小宇宙苹果 PodcastSpotifyYouTube或者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本期节目


意外也不意外

特朗普在纽约曼哈顿被裁定34项刑事指控全部成立,这个结果既在预料之中,也有些出人意料。在曼哈顿这样一个民主党选民占据绝大多数的地方,从法官到陪审团再到检察官,政治倾向对共和党领袖特朗普都十分不利,因此定罪结果并不令人惊讶。但意外的是,在特朗普面临的四个案件中,“封口费案”被普遍认为是案情最轻的、证据最为薄弱的,能以压倒性的优势如此迅速定罪,成为大选年里第一个顺利完成庭审并最终定罪的案子,也算意外。

纽约检方之所以能说服陪审团,关键在于曼哈顿检察官布拉格采用了一个新颖的诉讼策略:他们将特朗普为隐瞒丑闻支付封口费、伪造商业记录的行为与违反纽约州竞选法规联系了起来,成功将案件升级为重罪指控。尽管此前外界普遍认为陪审团可能难以理解这个因小引大的法律逻辑,甚至担心案件会因陪审团意见不一致而流审,但出人意料的是,陪审团在简短的讨论后就迅速达成一致,判定特朗普全部有罪。

这一结果也侧面反映出特朗普律师的辩护策略彻底失败。他们为证明关键证人证词不可信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显然未能说服陪审团。相反,陪审团在裁决时特意要求再次审议这些证词,这表明他们实际上非常重视这些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定罪结果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Read more

6月2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参议院面临困境

6月2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参议院面临困境

国际 * 伊朗称核设施遭严重损坏并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埃斯梅尔·巴盖伊(Esmail Baghaei)周三表示,伊朗核设施因「遭到以色列和美国侵略者反复攻击」而「严重受损」。伊朗议会当天通过一项草案,决定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巴盖伊澄清称这是「暂停合作而非终止合作」,并表示「根据议会法案,除非伊朗核设施安全和和平活动得到保障,否则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人员无权进入伊朗进行检查」。伊朗批评国际原子能机构至少应该「明确谴责美国和以色列的行为」,称美国对伊朗的行动是「对国际外交、国际法和国际伦理的可怕打击」。(ABC News) * 内塔尼亚胡拟访白宫庆祝对伊战争胜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希望在未来几周访问白宫,与特朗普共同庆祝美以联合轰炸伊朗核计划的12天战争胜利。白宫新闻秘书确认内塔尼亚胡表达了访问意愿,特朗普对此持开放态度。内塔尼亚胡的律师此前要求将其腐败审判推迟两周,称总理需专注于外交和安全事务。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干预,呼吁取消内塔尼亚胡的审判,称其为「政治迫害」。(Axios) * 以色列「纳尼亚行动」内幕:《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以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