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播客 | 特朗普“封口费”刑事案被判有罪,然后呢?

所以最终什么结果,我也不知道。

新播客 | 特朗普“封口费”刑事案被判有罪,然后呢?
保守派新闻聚合网站 Drudge Report 5月30日头版

大家好,我是王浩岚。

2023年5月30日,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工作日,但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纽约曼哈顿法院被陪审团一致裁定34项重罪指控全部成立,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定罪的前总统,这一天成为了历史性的一天。

短短数小时内,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就将这个可能成为选举年重磅炸弹的历史性事件传遍了全国的每个角落。两党的政客和选民对此的反应截然不同却也在意料之中:自由派阵营大肆庆祝,庆祝他们眼中的“人民公敌”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保守派一方却将之视为司法体系的崩坏和不公,誓言要全力反击这场“拜登操纵”的政治迫害。

我们在当天连夜录制并剪辑好了新一期的播客,欢迎收听。


欢迎在 小宇宙苹果 PodcastSpotifyYouTube或者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本期节目


意外也不意外

特朗普在纽约曼哈顿被裁定34项刑事指控全部成立,这个结果既在预料之中,也有些出人意料。在曼哈顿这样一个民主党选民占据绝大多数的地方,从法官到陪审团再到检察官,政治倾向对共和党领袖特朗普都十分不利,因此定罪结果并不令人惊讶。但意外的是,在特朗普面临的四个案件中,“封口费案”被普遍认为是案情最轻的、证据最为薄弱的,能以压倒性的优势如此迅速定罪,成为大选年里第一个顺利完成庭审并最终定罪的案子,也算意外。

纽约检方之所以能说服陪审团,关键在于曼哈顿检察官布拉格采用了一个新颖的诉讼策略:他们将特朗普为隐瞒丑闻支付封口费、伪造商业记录的行为与违反纽约州竞选法规联系了起来,成功将案件升级为重罪指控。尽管此前外界普遍认为陪审团可能难以理解这个因小引大的法律逻辑,甚至担心案件会因陪审团意见不一致而流审,但出人意料的是,陪审团在简短的讨论后就迅速达成一致,判定特朗普全部有罪。

这一结果也侧面反映出特朗普律师的辩护策略彻底失败。他们为证明关键证人证词不可信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显然未能说服陪审团。相反,陪审团在裁决时特意要求再次审议这些证词,这表明他们实际上非常重视这些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定罪结果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Read more

关税来了,又走了?

关税来了,又走了?

大家好,我是 Talich。 这稿子改了三遍了。主要是事态变得太快了。所以有时候不是不写,是没法写。 先闪回一下。 2019 年 5 月 30 号,特朗普宣布从 6 月 10 日起,对所有来自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 5% 关税,并计划逐月递增,最高将达到 25%。 墨西哥政府抗议,认为关税将损害两国经济,影响《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推进。但是墨西哥政府同意谈判,并迅速派出外长 Marcelo Ebrard 率团前往华盛顿,与美方展开紧急磋商。到 6 月 7 日, 美墨达成协议,美国暂停加征关税。作为交换,墨西哥承诺加强边境管控,包括在墨西哥南部边境部署国民警卫队控制非法移民;同意接收更多在美寻求庇护但等待审批的中美洲移民。 第二天,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

By Talich, 美轮美换
欢迎来到科技寡头时代

欢迎来到科技寡头时代

在最近的一期播客中,我们提到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就职典礼上的象征性一幕:埃隆·马斯克、杰夫·贝佐斯、马克·扎克伯格和其他各大科技巨头创始人和高管齐聚国会山,坐在特朗普家族身后的贵宾席上,新一届特朗普政府的内阁成员只能退居后排,而各州州长甚至连核心会场都进不去,只能屈尊在位于国会大厦游客中心解放大厅的备用房间(overflow room)中观看这场盛典。 八年前,这些人大多数还都是「抵抗势力」(the resistance)的成员。 2016年特朗普胜选前,贝佐斯还在担忧特朗普的行为在「正一点点地侵蚀我们的民主根基」。特朗普就任后不久,《华盛顿邮报》在贝佐斯本人的批准下将自己的口号改成了「民主死于黑暗」(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华盛顿邮报》对特朗普的监督报道被特朗普当成了自己和贝佐斯的私人恩怨。2019年,美国国防部价值1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JEDI)被出人意料地授予了微软而非亚马逊,亚马逊为此提起诉讼,声称特朗普总统与贝佐斯的个人恩怨左右了竞标结果。 2017年特朗普就职之后不久,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抨击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我的曾祖父母来自德国、奥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