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Signal门」持续发酵

3月25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Signal门」持续发酵

头条:「Signal门」持续发酵

  • 特朗普和白宫试图淡化丑闻:特朗普周二在白宫会见多名大使提名人时,淡化事件的严重性,并表示沃尔茨没有理由道歉。「这只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即使你有所准备,它也可能发生,」特朗普说。「我们总是想使用最好的技术。这是当时最好的技术。」特朗普表示白宫将考虑对安全实践和官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进行潜在改变,包括使用Signal,他说这一应用可能不会被经常使用。虽然白宫已承认《大西洋月刊》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但特朗普仍抨击该记者,称他是为「失败杂志」工作的「卑鄙小人」。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该群聊中既未讨论「战争计划」,也未包含机密信息,呼应了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此前声明。但被误加入群聊的《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伯格在CNN表示:「他在发送攻击计划,包括目标何时被打击、如何打击、目标处有谁以及下一轮攻击何时发生。」莱维特称白宫正在调查戈德伯格如何被误加入,并强调「由于特朗普总统的强有力领导,胡塞武装袭击行动取得成功,恐怖分子被杀,这是特朗普总统最关心的事情。」(The Hill)
  • 沃尔茨表示为泄密事件「承担全责」: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周二在首次媒体采访中表示为此事件「承担全责」。沃尔茨在福克斯新闻台上表示:「我建立了这个群组,确保一切协调是我的工作。」当被问及为何戈德伯格的电话号码会在他手机中时,沃尔茨称不知情,暗示可能是技术原因导致,并称他正与马斯克合作调查此事。沃尔茨否认有意将戈德伯格加入群组,并坚称群聊中「没有讨论机密信息」,但表示他不希望戈德伯格公开整个聊天内容。(The Bulwark)
  • 情报高官将泄密责任推给国防部长: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和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将泄露敏感信息的责任转嫁给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两位高官否认群聊含有机密信息,但当被问及赫格塞斯发送的也门打击行动细节是否属于机密时,均表示这由国防部长决定。拉特克利夫称:「关于打击方案、目标等信息,国防部长是决定某事是否机密的原始分类权威。」(CNN)
  • 国会共和党人反应平淡:国会共和党人对「Signal门」表现得集体漠不关心,与民主党人的强烈谴责形成鲜明对比。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仅表示这是「判断错误」,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则拒绝解雇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称「总统对他完全信任」。虽然少数共和党人表达了担忧,如参议员格雷厄姆称「我们躲过了一颗子弹」,但大多数人认为由白宫自行调查足够。
  • 民主党人要求国防部长和国安顾问辞职:多名国会民主党议员呼吁国防部长赫格塞特和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因信号群聊泄密事件辞职。参议院情报委员会首席民主党人马克·沃纳称「面对如此高风险,无能是不可接受的」,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则在信中要求特朗普解雇赫格塞特,指责他「草率披露高度敏感的作战计划」。(NYT)
  • 美国多个政府部门曾警告不要使用Signal据NPR报道,在特朗普国安团队在Siganl群中讨论轰炸胡塞武装目标事宜几天后,五角大楼发出了全部门警告,提醒不要使用该消息应用程序,即使是传递非机密信息。3月18日的部门内部邮件指出:「信号通讯应用程序中发现了一个漏洞,俄罗斯专业黑客组织正在利用『关联设备』功能来窃听加密对话。」2023年的一份备忘录也警告过不要使用信号传递任何非公开的官方信息。CBS新闻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今年2月也向其员工发出了一份特别安全公告,警告加密通讯应用Signal存在漏洞。
  • 《大西洋月刊》回应恶意攻击「试图诋毁和抹黑《大西洋月刊》、我们的编辑及报道的行为,是那些对记者和全体美国人第一修正案权利持敌意的当选官员和权力人士惯用的明显伎俩。」

国际

  • 白宫称俄乌同意在黑海停火:白宫周二宣布俄乌双方已同意在黑海停止战斗并协商停止袭击能源设施细节。这将是三年战争中首个重要停火步骤,尽管仍未达成全面停火。泽连斯基表示「现在说协议会生效还为时过早」,克里姆林宫则附加条件,要求西方先解除对俄农业出口的限制。白宫承诺「帮助恢复俄罗斯进入农业和化肥出口的世界市场」,这被泽连斯基视为「削弱立场和制裁」。分析认为,能源袭击停火对双方都有利——乌克兰可修复受损能源网络,俄罗斯石油设施免受进一步袭击;而黑海停火可能对俄罗斯更有利,因为乌克兰军队此前已成功将俄海军赶出黑海西部地区。(NYT)
  • 特朗普提名保守派媒体人为南非大使:《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计划提名保守派媒体评论家、以色列坚定支持者L·布伦特·博泽尔三世担任美国驻南非大使。博泽尔需经参议院确认,将在美南关系处于低谷期接任。特朗普政府最近驱逐了南非驻美大使,并批评南非与伊朗关系密切及其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博泽尔是媒体研究中心创始人,该组织以自由派偏见为由长期攻击主流媒体。特朗普上月还发布行政令暂停对南非援助,并向白人少数民族阿非利卡人提供难民身份。(NYT)
  • 万斯将随第二夫人访问格陵兰岛:副总统万斯宣布将于周五随妻子乌莎共同访问格陵兰岛,此举进一步加剧了与丹麦和格陵兰的紧张关系。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多位高官包括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和能源部长赖特也将访问该地区,遭到格陵兰岛总理埃格德和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的强烈反对。万斯声称此行目的是检查格陵兰安全状况,并指责丹麦忽视了该岛的安全问题。(The Hill)
  • 美情报报告称俄罗斯仍是持久威胁:尽管特朗普政府改变了对俄罗斯威胁的表述,美国情报机构周二年度报告仍将俄罗斯列为「对美国的持久潜在威胁」。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在国会听证会上刻意避开「敌对国家」的表述,仅称俄罗斯是「强大的竞争者」。报告指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占据上风,有更大筹码迫使基辅方面作出让步,并认为普京的权力掌控比其25年统治中任何时候都更为稳固。(NYT)

Read more

5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梵蒂冈教皇选举开始

5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梵蒂冈教皇选举开始

经济和特朗普关税 * 美联储因经济不确定性及滞胀风险上升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其会后声明指出,由于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关税)等因素导致「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已进一步增加」,且判断「失业率上升和通胀率上升的风险均已升高」,引发了对美国可能面临滞胀(stagflation)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关税带来了挑战,但也表示美国经济「本身仍处于稳健状态」。(CNBC) * 特朗普巨额关税威胁常态化,10%关税反成「解脱」:特朗普通过先威胁征收极高额关税,再部分回调或暂停,成功运用「锚定效应」心理策略,使得原本被视为重大的10%关税在对比之下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尽管部分关税被暂停或给予豁免,目前美国消费者仍面临平均高达28%的有效关税率,为百余年来最高。这种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情绪,但企业界仍对贸易不确定性和高额关税的实际影响深感忧虑,担心利润受损甚至生存危机。(NYT) *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前重申对华高关税立场:特朗普周三明确表示,他不会考虑降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高达145%的关税,以推动与北京的贸易谈判。当在白宫被问及是

By 美轮美换
5月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

5月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

经济和特朗普关税 * 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将会晤讨论贸易问题:白宫周二宣布,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国贸易代表詹姆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内的高级官员,将于本周末在瑞士日内瓦与中国高级别代表团举行会晤。这将是自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严厉关税引发贸易战以来,两国间的首次重要会谈,也是数月来已知级别最高的双边对话。此前,特朗普曾声称美中两国正在就降低关税进行谈判,但北京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坚持美方必须首先降低其加征的关税。贝森特周二早些时候在国会财政部监督听证会上证实,自大约一个月前特朗普宣布其备受争议的新关税贸易政策以来,美国政府尚未就关税问题与中国进行任何谈判。贝森特在回应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大卫·乔伊斯(David Joyce)关于关税及总体贸易战略的提问时表示,美国目前正在与18个重要贸易伙伴中的17个进行谈判,但「尚未与中国进行谈判」。(CNBC) * 关税政策混乱推出令美联储面临两难困境:特朗普政府「随意推出」的关税政策恐让美联储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是专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还是管理一个伴随「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