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不排除寻求第三任期

3月30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不排除寻求第三任期

行政、特朗普、马斯克

  • 特朗普不排除寻求第三任期,称「有办法可以做到」引发宪政争议:在接受NBC新闻电话采访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自己「并不是在开玩笑」,不排除寻求第三个总统任期的可能性,并称「有办法」可以实现。虽然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明确禁止总统连任超过两届,特朗普称已有盟友提出设想,例如由副总统万斯竞选再将职位交还他。他拒绝透露其他方式,仅表示「还有其他办法」。特朗普强调「很多人希望我这么做」,并称目前仍专注于现任期。(NBC News)
  • 特朗普犹豫是否解职沃尔兹:特朗普近日因「Signal门」,考虑是否将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解职。尽管特朗普公开表示支持沃尔兹,称其「无须道歉」,但私下对其与媒体人士的联系表示强烈不满。特朗普担心过早撤换高官会重演首任期「频繁换人」的混乱,同时也顾虑沃尔兹在伊朗政策上与副总统万斯等核心圈层存在分歧。最终在内部意见不一的情况下,特朗普选择暂时保留其职务。(NYT)
  • 特朗普拟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最高20%关税:在4月2日政策截止日前,特朗普政府正酝酿推出新一轮广泛关税,考虑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统一征收最高20%的关税,或依据各国与美贸易逆差设定不同税率。特朗普表示不在意物价上涨,鼓励民众改买美国产品。相关关税可能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或《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实施,但白宫内部及国会民主党人均对其合法性表示担忧,认为此举滥用总统权力,或遭法院推翻。业内预计汽车等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11%以上,成本最终转嫁至消费者,引发市场波动与民众对生活成本上升的担忧。(Wall Street Journal)
  • 特朗普坚持4月2日实施全球关税,白宫内部焦虑加剧:特朗普计划在4月2日宣布大规模「对等关税」,尽管白宫对外强调稳定预期,但包括副总统万斯、幕僚长威尔斯在内的高层官员私下坦言对政策细节毫无头绪。特朗普不断推翻幕僚准备,临时宣布对汽车业加征25%关税,未提前通知行业,引发市场震荡与通胀上行。尽管他近期称可能「网开一面」,但内部混乱持续,企业与盟友无从准备。部分官员担忧关税将推高物价、打击经济并影响中期选举,但特朗普坚持保护主义,认为最终将迫使他国让步,无视潜在政治与经济后果。(Politico)
  • 特朗普团队称减税将抵消关税影响:面对关税或推高物价的质疑,特朗普政府官员表示,即便价格上涨,减税政策将抵消影响。贸易顾问纳瓦罗称,外国厂商为留在美国市场将自行吸收成本;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则表示,一项「史上最有利于工人」的减税法案正加速推进,有望今夏通过。尽管消费者和企业信心持续下滑,特朗普仍计划本周宣布新一轮「对等关税」,具体细节尚未公布。(Axios)
  • 特朗普称不在乎外国车涨价并重申吞并格陵兰意图:特朗普在接受NBC采访时表示,对外国车因关税上涨「完全不在乎」,甚至「希望他们涨价」,认为这将促进美国制造。他否认曾要求车企压价,强调在美生产则免税。此外,特朗普重申「100%」推进吞并格陵兰,虽称可和平实现,但不排除动用武力,格陵兰总理强烈回击称「我们属于自己,未来也不会改变」。(NBC News)
  • 特朗普考虑让富人加税以换取小费免税空间:白宫一位高级官员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一项出人意料的方案:允许对最富有美国人提高所得税税率,以换取取消小费收入的税收。这一举措旨在兑现特朗普关于「小费免税」的竞选承诺,同时缓解延长2017年减税法案带来的财政压力,并削弱民主党「富人减税、削减医保」的攻击话术。目前美国最高所得税率为37%,若2017年法案失效将回升至39.6%。尽管该方案与共和党传统低税率理念相悖,但部分白宫官员认为,在共和党越来越依赖工人阶级选民的背景下,这种调整在政治上可控。多数民调也显示,美国公众普遍支持对富人加税。(Axios)
  • 特朗普行政令引发史密森学会混乱,被批试图篡改历史:特朗普总统近日签署行政令,要求史密森学会清除所谓的「反美意识形态」,这一举动令全球最大博物馆系统陷入混乱。现任与前任理事会成员纷纷公开反对,称该命令破坏学术与历史独立性。(Washington Post)
  • FDA疫苗高官因不满肯尼迪被迫辞职:FDA疫苗主管彼得·马克斯(Peter Marks)因拒绝附和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的疫苗虚假言论,于3月28日被要求「辞职或被解雇」,最终选择辞职。他在信中批评肯尼迪无意追求真相,只寻求「附和其谎言的人」。任期至4月5日结束。马克斯是「曲速行动」的重要成员,长期负责疫苗审批与安全监管。自肯尼迪上任以来,已暂停多项疫苗合约,重组疫苗顾问委员会,并计划裁员万人,引发科学界对公共卫生政策被政治干预的广泛担忧。(Wall Street Journal)
  • 特朗普签署选举行政令引发争议,法律基础存疑或引发混乱:特朗普近日签署了一项超过2500字的选举行政令,内容复杂,因与「Signal门」同时发生而未引起足够关注。该命令体现出特朗普以行政手段主导施政的方式,其核心仍是他长期以来关于选举舞弊的虚假指控。尽管法律依据存疑,这类命令在被法院裁决前仍可能带来混乱与实质性影响。(Washington Post)
  • 马斯克声称数周内完成大部分1万亿美元削支计划:马斯克表示将在5月底前完成大部分1万亿美元联邦支出削减任务,预计将联邦总支出从7万亿压缩至6万亿。他称通过裁员、资产出售和取消合同等措施已节省逾1150亿美元,且削减不会影响关键政府服务。然而,该数据无法核实,预算专家指出若不触及社保等项目几乎无法实现目标。(Reuters)

Read more

4月15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国拟利用关税谈判换取贸易伙伴孤立中国

4月15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美国拟利用关税谈判换取贸易伙伴孤立中国

特朗普关税 * 美国拟利用「对等关税」谈判换取贸易伙伴孤立中国:特朗普政府计划在与全球70多个贸易伙伴进行的「对等关税」谈判中,要求对方限制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具体措施可能包括阻止中国借道转运规避美国关税、防止中国企业为同样目的在其境内设厂以及不大量吸纳中国廉价工业品,以此换取美国在关税上的让步。该策略由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主导,旨在削弱中国经济,为未来可能举行的中美高层谈判争取有利地位,这也是在美国暂停对中国除外的多数国家征收对等关税的90天谈判窗口期内推行的关键议程。(WSJ) * 贝森特成为关税问题关键人物: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已成为特朗普总统贸易顾问团队中的关键人物。Politico报道称,特朗普欣赏贝森特的「聪明」和「不急切」的态度,同时这位前对冲基金经理在华尔街也受到欢迎,这对他很有帮助。相比之下,据称「每一位华尔街人士都抱怨过」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Politico) * 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作为对特朗普近期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关税的报复行动,中国已命令其国内航空公司暂停接收新的波音飞机。据彭博社报道,这是美中之间持续

By 美轮美换
4月14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4月14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特朗普关税 * 特朗普关税政策给美国制造业带来不确定性与混乱: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关税正给其意图重建的美国制造业带来财务混乱和不确定性。尽管全面的经济损失尚不明确,但动荡的关税政策正使得美国公司制造和销售商品变得更加困难。(Washington Post) * 美元「避险天堂」地位受质疑: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周一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滑,延续了近期的下跌趋势,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约8%,接近三年低点,这主要归因于特朗普总统此前宣布的全面关税政策动摇了投资者信心。此轮跌势,尤其是在特朗普宣布对几乎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加剧,已引发市场对美元长期以来作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安全「避风港」地位的质疑。(NYT) * 特朗普经济顾问哈塞特称美国收到「惊人」贸易提议: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周一表示,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已促使超过10个国家向美国提出「惊人的」贸易协议提议,目前政府正在评估这些提议。哈塞特坚称美国经济「100%不会」在2025年陷入衰退,反驳了近期一些商界领袖和经济学家对关税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甚至更糟情况的担忧。(CNBC) * 美

By 美轮美换
新播客 | 4月13日周末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科技产品关税信号混乱

新播客 | 4月13日周末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科技产品关税信号混乱

特朗普关税风暴:草台班子的大棋? 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突然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对等关税」,引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在短短一周内经历了180度大转弯——对除中国外的多数国家暂停征收额外关税,但对华关税则进一步升级。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全球市场的交易员Sagar一起深入解读这场关税风暴。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 Podcast、Spotify、YouTube 或者其它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本期节目。 播客文字稿(会员专享) 特朗普关税 * 中美贸易争端缓解迹象渺茫: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迅速升级,双方陷入对峙僵局,对依赖两国贸易的全球企业前景造成严重冲击,且目前看不到缓和迹象。尽管上周五晚间,美国政府宣布暂时豁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部分电子产品于最新的关税之外(但这些产品仍需缴纳其他现有对华关税,如与芬太尼相关的20%关税),但这并未改变整体紧张态势。目前两国高层沟通似乎停滞,美方等待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动致电特朗普,而中方对此持谨慎态度。这场贸易战已导致许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如玩具制造商Learning Resources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