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欧洲领导人与特朗普就俄乌和谈策略达成一致

贝森特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150-175基点

8月12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欧洲领导人与特朗普就俄乌和谈策略达成一致

财经与特朗普关税

  • 特朗普考虑11名联储主席候选人:据两名政府官员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11名候选人替换现任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鲍威尔的任期将于5月到期。最新公布的三名候选人包括杰富瑞首席市场策略师戴维·泽沃斯(David Zervos)、前美联储理事拉里·林德塞(Larry Lindsey)和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Rick Rieder)。此前已确认的八名候选人包括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沃勒(Chris Waller)和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Philip Jefferson),以及布什政府经济顾问马克·萨默林(Marc Summerlin)、达拉斯联储主席洛里·洛根(Lorie Logan)和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特朗普此前还透露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和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Kevin Warsh)也在考虑范围内。据官员描述,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将面试所有候选人,筛选后向总统提交最终名单。考虑到候选人名单庞大和流程复杂,决策不会很快做出。尽管特朗普几乎每天都对鲍威尔进行尖锐批评,但他已放弃在5月任期结束前提前更换美联储主席的建议。大多数候选人虽然支持美联储改革,但仍支持其独立性,并拥有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验。(CNBC
  • 贝森特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150-175基点: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周三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发表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降息呼吁,称当前利率「过于紧缩」,美联储基准利率应该较当前水平下调至少150-175个基点。贝森特表示,「我们可能会进入一系列降息周期,从9月份50个基点的降息开始」,他认为根据各种模型分析,利率应该比现在低150至175个基点。目前美联储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区间,贝森特的建议将使利率降至约2.88%。他还暗示,如果美联储在7月会议时就知道8月1日公布的就业数据修正(5月和6月就业增长数据被下调25.8万),可能早在6月和7月就会降息。这一表态打破了财长通常避免对美联储政策发表具体建议的惯例。(BLOOMBERG
  • 特朗普成为芯片行业「总司令」:《纽约时报》称,特朗普已将自己打造成全球芯片行业的最大决策者,从对华出口限制到直接要求企业更换CEO,其干预程度前所未有。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特朗普与英伟达CEO黄仁勋的直接谈判,特朗普最初要求英伟达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20%上缴政府,最终谈成15%。这种政府收取出口许可费用的做法在美国历史上没有先例,其合法性存疑。特朗普还威胁撤销政府补贴、限制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对海外制造芯片征收高关税,并公开要求英特尔解雇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理由是其与中国芯片业有利益冲突。经济史学家认为,这是自奥巴马政府2009年救助银行和汽车业以来最激进的联邦政府经济干预,但这次干预是无端挑起的。价值6000亿美元的半导体行业对人工智能、军事武器等关键领域至关重要,而特朗普的微观管理已让习惯于工程师主导、注重长期规划的芯片企业陷入政治博弈的「过山车」中。苹果CEO蒂姆·库克、英伟达黄仁勋等行业领袖被迫频繁造访白宫,通过投资承诺和「贡品」(如库克赠送的金质铭牌)来获得总统的青睐。(NYT

国际

  • 欧洲领导人与特朗普就俄乌和谈策略达成一致: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周三组织了一场关键的跨大西洋视频会议,参与者包括特朗普、副总统万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等多位欧洲领导人,旨在为特朗普周五在阿拉斯加与普京的会谈制定统一策略。会后,默茨和泽连斯基表示,特朗普已同意五项关键原则:确保乌克兰「坐在谈判桌前」参与后续会议、拒绝在停火前讨论和平条款(如领土交换)、坚持乌克兰战后安全保障(包括保留未来加入北约的权利)、以及如果谈判无果将加大对俄经济压力。特朗普在会后表示对此次会谈「打10分」,并警告如果普京在周五会谈后不同意停止战争,俄罗斯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NYT
  • 美国网络安全专家警告:中国在网络战争中占据优势:美国前国家安全副顾问安妮·纽伯格(Anne Neuberger)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长文,警告中国正在网络战争中获得决定性优势。她指出,中国黑客三年前发起的「盐风暴」(Salt Typhoon)攻击成功渗透美国主要电信网络,监听通讯并跟踪美国情报和执法人员行踪,美国官员可能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中国在美国通讯系统中获得的监控能力范围。更严重的是,中国恶意软件已嵌入美国能源、水利、管道和交通系统,这些入侵显示出破坏而非传统情报收集的迹象,为未来危机中瘫痪美国军事动员和民用基础设施做准备。纽伯格分析称,中国的网络优势源于专制体制与民主体制的根本差异:中国的「防火墙」系统在审查的同时提供了强大的网络防护,而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由数千家私人公司管理,缺乏统一监管。她建议美国建立基于「强大网络防御支撑可信网络攻击」原则的威慑政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关键基础设施建立数字孪生系统,识别最重要的漏洞并加以修复,同时明确传达如果中国越过美国红线将遭到报复。(FOREIGN AFFAIRS
  • 以色列与南苏丹商讨重新安置加沙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正与南苏丹就重新安置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六名知情人士向美联社确认了这些谈判。目前尚不清楚谈判进展如何,但如果实施,该计划将意味着将人们从一个面临饥荒风险的战争蹂躏之地转移到另一个类似地区,引发人权担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他希望实现特朗普关于通过「自愿移民」重新安置加沙大部分人口的愿景。以色列已向其他非洲国家提出类似的重新安置提案。巴勒斯坦人、人权组织和国际社会大部分成员都拒绝了这些提案,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强制驱逐蓝图。对南苏丹而言,这样的协议可能有助于与以色列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以色列现在几乎是中东地区无可争议的军事强国。这也是接近特朗普的潜在途径,特朗普曾在2月提出重新安置加沙人口的想法,但近几个月似乎有所退缩。南苏丹外交部在声明中称有关其与以色列讨论重新安置巴勒斯坦人的报告毫无根据,但多名官员匿名确认正在进行相关讨论。(CNN
  • 莫迪利用与特朗普关税争端争取农民支持:印度总理莫迪和执政党正在利用与特朗普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在关键的比哈尔邦选举前争取农民支持。莫迪将特朗普对印度征收关税的威胁转化为政治资本,向农民群体展示政府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维护印度利益的立场。这一策略旨在巩固农村选民基础,农民是印度人民党(BJP)在邦选举中的重要支持群体。比哈尔邦作为印度人口第三大邦,其选举结果对莫迪政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面临经济挑战的背景下。(BLOOMBERG

行政与特朗普

  • 国务院削减人权报告批评力度:国务院周二发布备受关注的2024年全球人权实践报告,显示其对包括萨尔瓦多在内的特定国家大幅削减了批评,而对英国、德国等传统盟友的评估却更加严厉。这份涵盖约200个国家2024年情况的报告在拜登政府末期基本完成,但经特朗普政府修订,称是为了「精简」内容并与现任政府行政命令保持「一致」。修订后的报告删除了对LGBTQ歧视问题的提及,大幅削减了基于性别的暴力和政府腐败相关内容,不再包含系统性种族或民族歧视、儿童虐待等专门章节。对于与特朗普政府签署接收和拘留美国非法移民协议的萨尔瓦多,报告指出「没有可信的重大人权侵犯报告」,而2023年报告曾详细记录该国监狱过度拥挤、任意杀戮、强迫失踪、酷刑等问题。相比之下,对英国的2024年报告称其「人权状况恶化」,指控存在「限制言论自由」和「反犹主义驱动的暴力」等问题。德国和法国也受到类似批评,这些国家此前被副总统万斯等政府官员公开指责存在审查制度。人权组织和前国务院官员强烈谴责这些修订是对边缘化群体困境的「抹杀」,认为这是出于政治动机、损害报告价值的举措。(CB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