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最高法院11月5日审理特朗普关税案
特朗普提议美军重返阿富汗空军基地以制衡中国

财经与特朗普关税
- 最高法院11月5日审理特朗普关税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将在11月5日审理挑战特朗普贸易政策核心内容的关键案件。此前,联邦上诉法院以权力过度为由推翻了特朗普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征收的关税。法院裁定关税可维持至10月14日,以便特朗普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特朗普团队强调,如果失去关税政策,美国将面临「非常严重的财政困难」。关税政策客观上为美国政府带来了大量收入,8月份征收了30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多,有助于改善国家财政状况。(AXIOS)
- CEO私下批评特朗普政策:担忧国家资本主义趋势: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私人会议上,美国顶级企业高管对特朗普政府政策表达了严重担忧。尽管企业领袖在公开场合通常会赞扬特朗普政府,但在私下却情绪黯淡。会议包括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CEO格雷格·布朗、Booking公司CEO格伦·福格尔等知名企业高管。在投票调查中,71%的受访者表示关税对其业务有害,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法院关于关税执行非法的判决是正确的。对于是否计划增加在美国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62%的CEO表示不打算这样做,原因是关税、移民政策和经济担忧都在阻碍他们的信心。企业高管们特别对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趋势表示担忧,包括英伟达必须与政府分享海外芯片销售收入,以及美国政府在美国钢铁公司获得「黄金股份」。80%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降息不符合美国长期利益,71%认为特朗普的行动削弱了美联储的独立性。(WSJ)
-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50亿美元,推动特朗普政府芯片复兴计划:英伟达宣布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并与这家竞争对手建立新的产品合作伙伴关系,英特尔股价应声暴涨23%。根据协议条款,英特尔将设计定制CPU,这些CPU将能够与英伟达的芯片和其他设备在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中轻松集成。英伟达CEO黄仁勋称这一合作关系「具有历史意义」,表示「我们将成为英特尔服务器CPU的主要客户,这是第一次」。这笔交易是英特尔CEO陈立武(Lip-Bu Tan)在特朗普政府支持下进行高难度转型努力的胜利。此前一个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持有英特尔10%的股份,将近90亿美元的承诺拨款转换为股权,使商务部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英特尔上月还获得了软银集团20亿美元的投资。该交易对双方都有利:英特尔将在蓬勃发展的数据中心业务中获得更大立足点,而英伟达则能更深入地进入PC市场和边缘计算领域。黄仁勋今年夏天同意将在中国销售的AI芯片销售额的15%分给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这是特朗普政府干预私营部门的方式之一。(WSJ)
- 特朗普联储提名人米兰异议未能降息改变结果:特朗普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提名人史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在上任第二天就投出唯一的异议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但未能说服其他任何政策制定者加入。其余11位投票成员,包括两位此前曾有异议的特朗普其他提名人,都投票支持较小幅度的25个基点降息。米兰的利率预期显示他认为年底前应再降息125个基点,远超其他所有政策制定者的预期。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今天完全没有对50个基点降息的广泛支持」,并称政策分歧是「可以理解和自然的」。许多分析师原本预期特朗普的另外两位提名人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鲍曼(Michelle Bowman)会加入米兰的异议,但他们最终选择了与多数派站在一起。米兰将在周五上CNBC节目阐述观点,这创下了联储官员从宣誓就职到首次公开发声的最快纪录。分析师认为,米兰明显偏离主流的利率预测更像是在发出信号,而非真正的政策指引。(REUTERS)
- 埃里克·特朗普称加密货币可「拯救美元」:埃里克·特朗普(Eric Trump)表示,对加密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可能通过吸引全球投资流向美国来「拯救美元」。据《金融时报》报道,他声称数字资产繁荣将把「数万亿资金......从世界各地那些不稳定的货币」引向美国。(FT)
国际
- 特朗普提议美军重返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以制衡中国:特朗普周四在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正努力重新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建立美国军事存在,距离美国混乱撤军并将该基地留给塔利班已过去四年。特朗普将这一想法与美国制衡中国的需要联系起来,称「我们正试图收回它」,并强调该基地的价值在于其地理位置,「距离中国制造核武器的地方只有一小时路程」。特朗普批评拜登政府的撤军是「完全的灾难」,声称这让普京胆大妄为。他暗示塔利班可能会同意美军重返,因为「他们需要我们提供的东西」——塔利班自2021年重新掌权以来一直在应对经济危机、国际合法性问题和内部分裂。虽然美国和塔利班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但双方近期进行了人质谈判,上周塔利班表示与美国特使就囚犯交换达成协议。(NPR)
- 五角大楼律师对打击贩毒船只行动提出法律担忧:五角大楼内部军事律师和国防部官员对特朗普政府扩大的对拉美毒品卡特尔军事行动的合法性提出担忧。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担忧主要集中在打击行动本身的法律依据以及参与行动的美军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一些国防官员和职业军事律师向五角大楼决策者提供了书面和口头法律意见,但他们认为这些意见被忽视或故意被边缘化。本周一,五角大楼在国际水域攻击了第二艘船只,声称该船向美国走私毒品,造成三人死亡。国防部内部一些官员担心,在处理卡特尔的标准交战规则是拦截的情况下,直接跳跃到使用致命武力且不事先警告的决定。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为行动辩护,称这些是「针对指定恐怖组织行动的总统指示打击」。但一些国会议员和法律专家强烈质疑这一说法,认为特朗普在未经国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不构成直接威胁的目标使用军事力量,超越了其法律权限。(WSJ)
- 特朗普私下对内塔尼亚胡不满但仍给其自由行动权:特朗普私下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感到沮丧,但这种不满并未转化为公开施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近几周告诉助手,内塔尼亚胡更偏好使用军事手段迫使哈马斯投降,而非总统希望的谈判停火。上周以色列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谈判代表后,特朗普的挫败感达到顶点,他对包括国务卿鲁比奥在内的高级助手说:「他在搞我」(He’s fucking me)。尽管有这些不满,特朗普仍拒绝利用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和政治支持施压,而是选择旁观以色列在加沙城发起大规模攻势,眼看和平协议的希望逐渐破灭。分析人士认为,两人关系的维持部分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受到本国精英迫害,都将自己视为改革腐败体系的局外人。此外,内塔尼亚胡在国会和共和党媒体中的影响力也是重要因素。卡塔尔袭击事件后,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两次通话,第一次表达不满,第二次则较为友好地讨论袭击是否成功。(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