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称中美会晤「12分」,但企业认为根本矛盾未解

赵长鹏如何通过支持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项目获得赦免

10月30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称中美会晤「12分」,但企业认为根本矛盾未解

中美元首会晤

  • 特朗普称中美会晤「12分」,但企业认为根本矛盾未解:特朗普与习近平周三在韩国举行六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后,特朗普称会议效果达到「12分」(满分10分)。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将芬太尼相关关税从20%降至10%(使对华平均关税从57%降至47%),中国承诺打击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并暂停10月9日宣布的严苛稀土出口新限制。然而,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现任职于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这次休战目前是积极的,但我们都应预期未来紧张局势会升级。」企业界普遍认为,中美之间的根本冲突——包括中国贸易顺差、产业补贴以及双方对技术主导权的争夺——并未得到解决。美国关税虽有所降低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中国4月引入的稀土许可制度依然存在(美企进口稀土磁铁仍需耗时数周申请许可且可能被拒),美国企业将生产转移出中国的趋势不会改变。多家美国企业表示,无论关税如何调整,出于风险考虑已决定向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多元化供应链。技术领域竞争仍是焦点,美国暂停实体清单50%规则一年,中国正考虑允许企业恢复购买部分英伟达芯片。咨询公司亚洲集团合伙人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总结:「美中关系的根本面没有改变,这将继续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具竞争性的关系。」(WSJ
  • 美国首次将国家安全技术管控纳入贸易谈判:特朗普与习近平周三在韩国会晤后达成的协议中,美国同意暂停一年前实施仅四周的「实体清单50%规则」——该规则将美国技术封锁扩展至中国企业的多数持股子公司,使受限实体从约1300个激增至超过2万个。多位前官员和分析人士指出,这是美国首次在贸易谈判中对国家安全相关的出口管制做出让步,打破了数十年来「国家安全问题不在贸易谈判中讨论」的原则。小布什政府时期曾负责出口管制的克里斯托弗·帕迪利亚(Christopher Padilla)表示:「出口管制现在已成为美中关系中的可交易项目,你们抛弃了几十年的先例。」作为交换,中国承诺暂停10月推出的稀土出口限制并恢复购买美国大豆。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凭借其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成功实现了长期目标,而特朗普政府的激进关税威胁和各部门缺乏协调给了中国争取这一改变的机会。白宫否认此举违背先例,商界团体对协议表示欢迎。(NYT
  • 特朗普称中美将合作结束乌克兰战争:特朗普周四在韩国与习近平会晤后表示,中美正在合作结束乌克兰战争,但「有时候,你得让他们打下去」。乌克兰此前对这次会谈寄予厚望,希望特朗普能说服中国领导人减少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从而在美国制裁俄罗斯主要石油巨头后切断战争资金来源。然而特朗普表示,尽管双方「非常深入地」讨论了乌克兰问题,但石油问题并未列入议程。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我们讨论了很长时间,我们都同意共同努力看能否解决问题。我们一致认为双方已经陷入僵局,他们在战斗,有时候你得让他们打下去,我猜……很疯狂。但他会帮助我们,我们会在乌克兰问题上合作。」本周早些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晤可能是结束战争的下一步,并透露印度已释放信号将减少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但特朗普明确表示,习近平长期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以满足中国很大一部分需求,双方并未讨论石油问题,只讨论了如何共同结束战争。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声称未从俄乌战争中获利,但今年9月中国占俄罗斯前五大进口国出口收入的42%(55亿欧元),主导了俄罗斯的煤炭和原油购买。(POLITICO
  • 贝森特称中国批准TikTok交易协议:美国财长贝森特周四表示,中国已批准TikTok的转让协议,预计将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推进,但未提供更多细节。这一表态是在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晤后作出的。中国商务部当天早些时候的声明仅表示将与美方「妥善处理TikTok相关问题」,并未明确确认批准转让。TikTok的命运已悬而未决超过18个月,美国国会2024年通过法律要求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前出售美国资产。特朗普去年9月签署行政令,宣布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及全球投资者联盟的计划符合国家安全要求,并给予120天完成交易,同时将法律执行期限延至2026年1月。根据协议,字节跳动将在新实体董事会中占一席,美方占六席,持股比例将低于20%,算法将由美方重新训练和监控。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共和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本月表示,作为交易一部分的TikTok算法授权使用协议将引发「严重关切」。(REUTERS
  • 《纽约时报》:习近平通过稀土和大豆筹码成功从特朗普处获得让步:《纽约时报》分析认为,习近平周四与特朗普会晤后展现出「能让华盛顿退让的强势领导人」自信。通过动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近乎垄断地位和对美国大豆的购买力,习近平赢得关键让步——关税降低、暂停中国船只港口费及延迟出口管制。习近平表示,贸易战「近期的波折」应给双方启示,「双方应着眼大局,关注合作的长远利益,而非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批评特朗普政府「没有战略的战术」,而「中方成功为特朗普政府策划了一场打地鼠游戏」。文章指出,习近平理解特朗普需要在国内宣称胜利的协议——中国通过恢复购买大豆和暂停一年10月宣布的稀土限制,基本只是恢复了现状。习近平还迎合特朗普的个人外交风格,称中国发展与「让美国再次伟大」愿景相辅相成。但专家警告,这种休战可能很容易被任何一方解读为违反协议的举动所打破。(NYT
  • 《华尔街日报》批评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策略缺乏成果:《华尔街日报》编委会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特朗普周四与习近平达成的协议「充其量只是避免了更多经济损失」,尽管特朗普称其为「12分」,但市场反应冷淡,因为协议基本只是恢复了5月的现状。文章指出,特朗普未在台湾问题上让步且加强了美日韩同盟是好消息,但未能在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或支持俄乌战争问题上获得任何让步。评论认为,特朗普的主要目标是在选举年避免经济混乱。文章总结了三大教训:第一,对等竞争对手的贸易战不易取胜,特朗普低估了中国通过稀土控制的杠杆作用;第二,在没有盟友支持的情况下打贸易战是错误的,而特朗普却对所有潜在盟友(日本、印度、韩国、菲律宾以及加拿大、英国、欧盟)都征收了关税,削弱了自身筹码;第三,美中冷战将持续,但「很难看出今年的贸易冲突取得了什么成果,充其量为美国争取了一些时间」。文章最后指出,若特朗普想遏制中国重商主义,需要新战略和更多盟友。(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