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群体如何反思2024年大选结果

一些推荐阅读

美国精英群体如何反思2024年大选结果

2024年大选的票还没点完,但反思工作已经开始,目前主流舆论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很多观点目前都无法证实或证伪,我们在此尽可能总结主要观点,但并不代表所有观点都有道理。)

  • 经济:尽管美国整体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但普通美国人仍然感受到生活压力不断加大。高通胀、住房危机和生活成本飙升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经济压力。同时,去工业化和全球化对工薪阶层造成的长期伤害,让经济数据与民众的真实感受之间形成了巨大鸿沟。
  • 媒体环境:美国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福克斯新闻等右翼媒体主导着舆论走向,马斯克执掌的X平台等社交媒体也越来越保守化。同时,地方新闻衰落、主流媒体在争议话题上的「假中立」,以及新媒体平台上大量右倾内容的传播,都加剧了这种右转趋势。
  • 文化/身份政治:美国社会正面临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体现在对「觉醒政治」的强烈抵制上,尤其是年轻男性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认同危机和疏离感。这种保守主义回潮在西语裔群体中尤为明显,并伴随着对种族、性别变革的焦虑和反移民情绪。
  • 民主党竞选方向和策略:民主党策略上的失败源于多个方面:给人过于精英化的印象、与工人阶级脱节、过度依赖「捍卫民主」的空洞口号而非具体的经济方案,以及在应对右翼叙事时的无力表现。
  • 结构性/制度性问题:美国民主制度面临系统性挑战:疫情后的全球性反建制浪潮,加上选民对执政党的本能抵触。更深层的问题是,随着战后自由主义共识的崩塌,新的替代方案尚未成型。民主体制的弱化和公众对权威的不信任,让这场制度危机雪上加霜。
  • 特朗普:特朗普展现出惊人的政治韧性,既能化解个人丑闻,又善于利用文化战争煽动民意。他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反建制的斗士,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配合右翼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让他在政治竞争中占尽优势。

以下是一些文章推荐:

Read more

播客文字稿 | 从鸡毛秀到CBS易主:美国传统电视的末代危机

播客文字稿 | 从鸡毛秀到CBS易主:美国传统电视的末代危机

小华:我们录制这期播客的起源,其实是一个月前9月15号Jimmy Kimmel(鸡毛秀)因讨论Charlie Kirk问题被停播的事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了一个月,但关于深夜秀、美国的言论自由以及媒体等各方面,其实有很多可以讨论的话题,这也是我们制作这期节目的原因。这期节目,我们也请来了两位老朋友,品达和杨一。 我们从这个事件的导火索开始吧。相信大家现在也都知道了Jimmy Kimmel节目停播的事件,我们再和大家稍微梳理一下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件的导火索是9月15日,Jimmy Kimmel讨论了Charlie Kirk的问题。他当时的原话是说:“MAGA帮派试图将这个谋杀Charlie Kirk孩子的枪手,描述成除了他们中一员之外的任何人。”这样一个评论被一些保守派和极右翼解读为,将谋杀Charlie Kirk的枪手说成是MAGA的一员,但现在看来他可能不算是MAGA成员。 这个事件经过了两天发酵。在他发表评论后的第二天,事件还没有成为媒体头条,但到了第三天,也就是9月17日,FCC(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Brendan Carr在接受采访时,要求ABC及其母公司Disney惩罚J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