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群体如何反思2024年大选结果

一些推荐阅读

美国精英群体如何反思2024年大选结果

2024年大选的票还没点完,但反思工作已经开始,目前主流舆论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很多观点目前都无法证实或证伪,我们在此尽可能总结主要观点,但并不代表所有观点都有道理。)

  • 经济:尽管美国整体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但普通美国人仍然感受到生活压力不断加大。高通胀、住房危机和生活成本飙升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经济压力。同时,去工业化和全球化对工薪阶层造成的长期伤害,让经济数据与民众的真实感受之间形成了巨大鸿沟。
  • 媒体环境:美国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福克斯新闻等右翼媒体主导着舆论走向,马斯克执掌的X平台等社交媒体也越来越保守化。同时,地方新闻衰落、主流媒体在争议话题上的「假中立」,以及新媒体平台上大量右倾内容的传播,都加剧了这种右转趋势。
  • 文化/身份政治:美国社会正面临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体现在对「觉醒政治」的强烈抵制上,尤其是年轻男性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认同危机和疏离感。这种保守主义回潮在西语裔群体中尤为明显,并伴随着对种族、性别变革的焦虑和反移民情绪。
  • 民主党竞选方向和策略:民主党策略上的失败源于多个方面:给人过于精英化的印象、与工人阶级脱节、过度依赖「捍卫民主」的空洞口号而非具体的经济方案,以及在应对右翼叙事时的无力表现。
  • 结构性/制度性问题:美国民主制度面临系统性挑战:疫情后的全球性反建制浪潮,加上选民对执政党的本能抵触。更深层的问题是,随着战后自由主义共识的崩塌,新的替代方案尚未成型。民主体制的弱化和公众对权威的不信任,让这场制度危机雪上加霜。
  • 特朗普:特朗普展现出惊人的政治韧性,既能化解个人丑闻,又善于利用文化战争煽动民意。他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反建制的斗士,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配合右翼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让他在政治竞争中占尽优势。

以下是一些文章推荐:

Read more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本文首发表于《岚目》公众号,作者王浩岚 特朗普为何要大力推动「大而美」法案? 美国时间周二凌晨在经过了 26 个小时漫长的反复拉锯后,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在美国时间周二凌晨依靠着副总统万斯打破 50:50 平票僵局,通过了参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紧接着,同样由共和党人控制的众议院在本周美国国庆节假期休会前,于美国时间周四早晨投票通过被誉为「特朗普主义集大成者」,涵盖了特朗普第二任期近乎所有国内立法议程和政策要点的「大而美」法案。 过去一段时间内,「大而美」法案引发了广泛的媒体关注,但少有能够系统性解构这个一揽子法案「前生今世」的分析。而想要讲清楚「大而美」,要从回答三个问题来出发: 1. 特朗普和共和党人为何要如赶鸭子上架一般在国庆节休会前通过「大而美」法案? 2. 「大而美」法案究竟涵盖涉及了哪些政策领域? 3. 「大而美」法案闯关参众两院的过程,特朗普/马斯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案通过后的潜在影响能给外界解析特朗普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