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入侵”美国媒体?

媒体是一门生意,既然是生意,就需要赚钱。

英国人“入侵”美国媒体?
《华盛顿邮报》2019年推出的超级碗广告

大家好,我是小华。我们在之前的播客里,和《疲惫娇娃》的小杨和花酱聊了英国导演Alex Garland执导的电影《美国内战》。在影片中,这位英国导演构建了一个极化的美国反乌托邦未来。而在现实中,几位英国人已经掌控了美国最主流的几家媒体,他们的决策可能会影响2024年大选的进程。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来自英国的资深媒体人陆续掌握了美国几家最重要的主流媒体的掌门人职位:

  • 2022年12月,新闻集团任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主编Emma Tucker为《华尔街日报》下一任总编辑,她成为《华尔街日报》首位女性总编。
  • 2023年8月,曾经担任BBC总裁、纽约时报首席执行官的Mark Thompson被任命为CN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接替了制造大量灾难的Chris Licht。(fun fact: Mark Thompson在《纽约时报》工作期间使用的是H1B签证今年加入了美国籍。)
  • 2023年11月,曾担任《华尔街日报》出版人的Will Lewis被任命为《华盛顿邮报》的出版人和首席执行官。

《纽约时报》指出,近年来已经有大量的英国人在美国媒体担任高管:

迈克尔·布隆伯格,一位著名的亲英派人士,于2015年聘请了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前伦敦《经济学人》主编)管理彭博新闻社。鲁珀特·默多克在2021年任命基思·普尔(曾供职于《太阳报》和《每日邮报》)为《纽约邮报》的主编,同年,美联社任命英国人黛西·维拉辛汉姆为首席执行官。

这在历史上也不是头一次,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自英国的Tina Brown、“时尚女魔头”Anna Wintour先后执掌了《名利场》和Vogue美国版,之后,英国编辑接管了《国家评论》、《康泰纳仕旅行者》、《细节》、《新共和》、《电视指南》和《时尚芭莎》等美国杂志。

不过,这次的英国人“入侵”,可不是像之前那样要把美国媒体做大做强,而是要来执行“广进计划”的:

  • 自Emma Tucker上任以来,《华尔街日报》已经经历了数轮裁员,从华盛顿,到视频团队,到香港,再到全美各地的分社,从普通记者到副主编,处处愁云惨淡。
  • Mark Thompson接管CNN已经超过了半年,CNN的收视率依然低迷。Mark Thompson自今年1月发布了名为《CNN的未来》内部文件之后,已经不断在暗示将会强力推进数字转型,但至今依然没有拿出更详细的计划。今年4月,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已经明确表示,CNN“很可能有大量机会去消除重复的平行组织、结构和活动。我认为我们可以并且应该寻找既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又能以更低成本完成工作的方式。”翻译成人话的话,就是裁员。

Read more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本文首发表于《岚目》公众号,作者王浩岚 特朗普为何要大力推动「大而美」法案? 美国时间周二凌晨在经过了 26 个小时漫长的反复拉锯后,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在美国时间周二凌晨依靠着副总统万斯打破 50:50 平票僵局,通过了参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紧接着,同样由共和党人控制的众议院在本周美国国庆节假期休会前,于美国时间周四早晨投票通过被誉为「特朗普主义集大成者」,涵盖了特朗普第二任期近乎所有国内立法议程和政策要点的「大而美」法案。 过去一段时间内,「大而美」法案引发了广泛的媒体关注,但少有能够系统性解构这个一揽子法案「前生今世」的分析。而想要讲清楚「大而美」,要从回答三个问题来出发: 1. 特朗普和共和党人为何要如赶鸭子上架一般在国庆节休会前通过「大而美」法案? 2. 「大而美」法案究竟涵盖涉及了哪些政策领域? 3. 「大而美」法案闯关参众两院的过程,特朗普/马斯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案通过后的潜在影响能给外界解析特朗普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