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左右路线

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左右路线

上次通讯中我提到了一本关于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书《The Channels of Student Activism: How the Left and Right Are Winning (and Losing) in Campus Politics Today》

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在 2017-2018 学年,在美国四所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和 University of Virginia 里随访了 77 名政治活动积极份子。借着对这些学生的深入采访,对美国大学里的校园政治做了一个梳理。

这里作者对学生的分类跟之前提过的新生调查的分类略有不同。首先,没有学生自称自己是极右的。于是作者根据受访学生的特点,把右派给分成了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和保守派。虽然作者的采访是在特朗普刚刚当上总统不久,这时共和党内,仅保守派就已经给分成了好几派,其中包括了

  • 传统主义者(traditionalist):这些人比较接近传统共和党建制派;
  • 有自由意志主义倾向的保守派:这些人虽然支持自由意志主义,但是对共和党有着更强烈的政治身份认同;
  • 民粹主义者:这些人当然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也不介意,甚至支持对共和党的形象进行大改造。

这些人之间当然矛盾重重,也经常相互看不上对方。但是,在校园政治中,他们依然有着比左派更强的相互认同感。就是他们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是被左翼把持着的自由派霸权,他们右派才是学校中真正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所以他们要团结,相互支持,并在选举中支持共和党。

反过来呢,校园里的左翼学生就非常不团结。作者把左翼分成了左派(leftist)和自由派。校园里的自由派一般是民主党的同义词,在左派学生看来,这些人就是建制派,跟共和党建制派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代表了精英利益,也是可以为了利益随时做妥协的实用主义者。而真正的左派是不会妥协的,他们不相信传统政客,也不相信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也就不认同民主党,也不保证会投民主党的票。

所以在大学里,并不是右派之外全是支持民主党的人。左派,自由派,和中间派,都有各自的利益,也并不团结。

Read more

评论 | 反思查理·柯克遇刺案最好的办法,就是认清美国政治极化的真相

本文作者黄希林,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思观堂。文章不代表美轮美换观点。 9 月 10 日,在犹他谷大学举行的「美国复兴之旅」活动中,「美国转折点」创始人,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与观众就枪支暴力和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影响进行辩论时遭枪击身亡。在最初的混乱局面和大规模搜捕之后,两天后,当局宣布逮捕了来自犹他州圣乔治的 22 岁白人男子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此前他已向朋友和家人坦白杀害了柯克。 柯克的遇害引发了美国各界的震惊、哀悼以及对政治动荡的讨论。在罕见而短暂的一刻,许多政客、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共同谴责了这起谋杀案,并呼吁缓和敌对情绪,但很快这种声音就被极端言论所淹没,这些言论声称在罗宾逊被确认并逮捕之前,「民主党人」或「左派」就是这起谋杀案的罪魁祸首,还呼吁“开战”和报复。 作为一位对美国的整体生态和舆论的影响举足轻重的政治玩家,柯克的世界观如何能够在主流舆论中游刃有余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直接产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体系既能让他声名鹊起,也能让他命丧黄泉。如果想要真正理解这起刺杀案的真实背景和潜在后果,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查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