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左右路线

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左右路线

上次通讯中我提到了一本关于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书《The Channels of Student Activism: How the Left and Right Are Winning (and Losing) in Campus Politics Today》

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在 2017-2018 学年,在美国四所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和 University of Virginia 里随访了 77 名政治活动积极份子。借着对这些学生的深入采访,对美国大学里的校园政治做了一个梳理。

这里作者对学生的分类跟之前提过的新生调查的分类略有不同。首先,没有学生自称自己是极右的。于是作者根据受访学生的特点,把右派给分成了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和保守派。虽然作者的采访是在特朗普刚刚当上总统不久,这时共和党内,仅保守派就已经给分成了好几派,其中包括了

  • 传统主义者(traditionalist):这些人比较接近传统共和党建制派;
  • 有自由意志主义倾向的保守派:这些人虽然支持自由意志主义,但是对共和党有着更强烈的政治身份认同;
  • 民粹主义者:这些人当然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也不介意,甚至支持对共和党的形象进行大改造。

这些人之间当然矛盾重重,也经常相互看不上对方。但是,在校园政治中,他们依然有着比左派更强的相互认同感。就是他们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是被左翼把持着的自由派霸权,他们右派才是学校中真正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所以他们要团结,相互支持,并在选举中支持共和党。

反过来呢,校园里的左翼学生就非常不团结。作者把左翼分成了左派(leftist)和自由派。校园里的自由派一般是民主党的同义词,在左派学生看来,这些人就是建制派,跟共和党建制派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代表了精英利益,也是可以为了利益随时做妥协的实用主义者。而真正的左派是不会妥协的,他们不相信传统政客,也不相信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也就不认同民主党,也不保证会投民主党的票。

所以在大学里,并不是右派之外全是支持民主党的人。左派,自由派,和中间派,都有各自的利益,也并不团结。

Read more

7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宣布对14国征收大幅关税,8月1日生效

7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宣布对14国征收大幅关税,8月1日生效

财经与特朗普关税 * 特朗普宣布对14国征收大幅关税,8月1日生效:据CNBC报道,特朗普周一公布了向14个国家领导人发送的关税信函,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老挝、缅甸、突尼斯、波黑、印尼、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和泰国。关税税率因国而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和突尼斯面临25%关税,南非和波黑为30%,印尼为32%,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为35%,柬埔寨和泰国为36%,老挝和缅甸高达40%。特朗普随后签署行政令,将原定周三生效的关税推迟至8月1日。信函警告各国不要实施报复性关税,否则「无论你们选择提高多少,都将加到我们征收的关税之上」。(CNBC) *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征收10%关税:特朗普周日在Truth Social发文,威胁对任何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保持一致的国家征收额外10%关税。此时金砖国家集团正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周末的联合声明中,对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进行了暗批,警告反对「不合理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包括不加区别地增加相互关税」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