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情尴尬期的一点想法

选情尴尬期的一点想法
哈里斯和沃尔兹接受CNN专访(图片来自CNN

大家好,我是 Talich。

选情长草期,随便写一点。

其实也不能算长草,只不过双方都在比着「犯错误」,所以应该说是个尴尬期吧。

比如哈里斯在第一次电视采访中,在非常友善的采访环境下依然不能很自然地解释一些不用猜都知道要好好回答的基本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转头支持 fracking (水力压裂法),她的回答显得过于简单:

我看到的是,我们可以在不禁止 fracking 的情况下发展并增加清洁能源经济。

一边想讨好对经济问题比较敏感的中间选民,一边又不想得罪在原则性问题上不含糊的左派,她的团队看上去也拿不出什么解法,现在只能用「我的价值观没有变」来搪塞。说明哈里斯还是想战略模糊。

这让我想起最近关于企业招聘的一个研究。作者发现,当他们在招聘材料里放入支持多元化的文案后,自由派的人会更推荐招弱势群体,而白人,一些黑人和少数族裔的人则会更推荐招白人。也就是说,这些自由派的宣传本身并不能改变普通民众的认知,当你把这些诉求强推到他们面前,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可能也是哈里斯想淡化自由派在环保方面的诉求的一个原因。因为一旦大家觉得这些诉求是一个像招聘一样的零和游戏,那就可能会带来负作用。但是接下来到了真刀真枪的采访和辩论,她可能就不能这么含糊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哈里斯拒绝回答关于特朗普攻击她不是黑人的问题:

还是那一套老掉牙的说辞。请问下一个问题。

整个竞选,哈里斯都拒绝自己主动打种族、性别牌。而是让别人来帮自己打。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年初的一个民调中,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可以看到,有 1/3 的人认为哈里斯是黑人,21% 选择不知道,16% 认为她是亚裔和黑人,13% 认为她是多种族,等等。而且,不同种族、党派的人,对哈里斯的认知也不一样,黑人当然更多的认为哈里斯是黑人(39%),亚裔则更倾向于认为哈里斯是亚裔(16%),多种族混血的人则更认为哈里斯是没有明确种族的混血(21%)。另外,25% 的亚裔认为哈里斯是黑人-亚裔混血,17% 的黑人这样认为。至于说共和党,有 36% 认为哈里斯是黑人(高于民主党的 32%)。

另一边,特朗普也同样在堕胎问题上连放大招。

Read more

2月20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2月20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国会 * 共和党资深参议员、前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在其83岁生日当天宣布,不会在2026年寻求连任,将在本届任期结束后退休。作为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参议院党团领袖,麦康奈尔在其近40年的从政生涯中推动了保守派议程,但最终在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民粹主义浪潮中让步。麦康奈尔的退出反映了特朗普时代共和党的转变。他曾与特朗普密切合作,推动税收改革和保守派大法官提名,使最高法院彻底转向保守。然而,在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后,两人关系破裂。麦康奈尔谴责特朗普对骚乱负有「实际和道德责任」,而特朗普则多次抨击麦康奈尔,最近还因麦康奈尔反对任命小罗伯特·肯尼迪为卫生部长而对他发起人身攻击他。麦康奈尔近年来多次出现健康问题,包括跌倒受伤和面部短暂僵硬。他的退出将引发肯塔基州参议院席位的激烈竞争,前州检察长丹尼尔·卡梅伦已宣布参选,并强调自己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外界曾预期肯塔基州现任民主党州长安迪·贝希尔(Andy Beshear)可能会参选这个重要的参议院席位。但其首席政治策略师埃里克·海尔斯(Eric Hyers)立即在社交媒体上明确表示,贝希

By 美轮美换
默多克家族的继承之战

默多克家族的继承之战

大家好,我是小华。 看过 HBO 热门剧《继承之战》(Succession)的观众都知道,这部剧讲述了一位年迈的传媒巨头 Logan Roy 在挑选继承人时,如何把自己的子女卷入一场充满背叛、算计与伤害的权力斗争。而这一切的灵感正源于默多克家族(也借鉴了雷石东等其他媒体巨头家族的真实故事)。就在上周,《大西洋月刊》和《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纽约时报》旗下周刊)接连发出的两篇万字长文,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窗口,让大家可以窥见真实世界中默多克家族的继承之战。 《纽约时报杂志》的万字长文 众所周知(我们在之前的播客中也提到过),鲁珀特·默多克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传媒大亨,他建立了横跨全球的媒体集团——福克斯和新闻集团,牢牢掌握着英文世界的话语权,深刻影响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政治生态。但现年 93 岁的默多克的遗产继承问题,却是一颗随时会因其离世而引爆的定时炸弹。 默多克家族的继承纷争可追溯至 1999 年,当时

By 美轮美换
2月19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2月19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国际 * 特朗普周三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指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欺骗美国投入数千亿美元支持一场「不可能赢得的战争」。他称泽连斯基是「一个没有选举的独裁者」,并警告说「如果他不迅速行动,就将失去整个国家」。这番言论显著夸大了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金额,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声称其中一半「不知去向」。自特朗普本任期首次与普京通话以来,他对莫斯科的态度越来越友好,而对基辅则越发尖锐。特朗普政府的公开表态也越来越接近克里姆林宫的立场:明确排除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提议放松对俄制裁,要求乌克兰举行新的选举。根据特别监察长办公室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美国对乌克兰的实际支出约为 1,830 亿美元,远低于特朗普声称的 3,500 亿美元。多份监察报告显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援助物资或武器失踪。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57% 的乌克兰人支持泽连斯基,这一数字虽然低于战争初期,但仍高于特朗普目前在美国的支持率。泽连斯基在基辅的记者会上回应称:「很不幸,特朗普先生……生活在这种充斥俄方虚假信息的空间里。」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对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表示赞赏。拉夫罗夫表示:「特朗普是一个

By 美轮美换
2月18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2月18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国际 * 特朗普继续应和克里姆林宫关于乌克兰战争的说辞,他声称:「我认为我能够结束这场战争,而且我认为进展很顺利。但今天我听到(乌克兰说),『哦,我们没有被邀请。』嗯,你们已经在那里三年了。三年了你们本该结束这场战争了。你们就不应该发起这场战争。你们本可以达成协议的。」(CNN) * 特朗普表示,他「可能」会在2月底前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面(CNN)。 * 美国和俄罗斯在2月18日向重置双边关系迈出了重要一步。双方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了长达四小时的会谈,这是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两个大国最广泛的谈判。国务卿卢比奥表示,双方同意在结束乌克兰战争、金融投资和恢复正常关系方面展开合作。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我们不仅在听对方的意见,而且也在听取对方的意见。我有理由相信,美国一方开始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立场」。(The New York Times) * 哈马斯同意提前释放三名在世人质,并首次移交四名死亡人质遗体,以换取以色列释放2023年10月8日后被拘留的、未参与战斗的巴勒斯坦女性和19岁以下未成年人。以色列外长吉迪恩·萨尔表示,以色列安全内阁已决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