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2月11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大家好,在这个美政新闻爆炸的时代,相信大家也注意到我们会员通讯中的《帮你补课 ICYMI》板块内容越来越丰富。有读者反馈说这个环节有些喧宾夺主,因此我们决定将其独立成一个新的栏目,计划(尽可能)在每个工作日为大家带来当日新闻要闻梳理。

为了避免频繁发送邮件对大家造成困扰,并影响身心健康,这个栏目将作为一份独立的简报发送。除非您主动订阅,否则未来将不会继续收到这类邮件。(这不会影响你继续收到《美轮美换》的会员通讯。)

如果您希望继续获取这份新闻速递,请登录美轮美换网站,在「账户」中更改电子邮件列表偏好设置,选择订阅《美国政治新闻速递》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免费会员也可以订阅此邮件,但仅可以看到部分内容,完整内容仅向付费会员开放。

如果你希望阅读往期栏目,请可以前往这一链接


  • 马斯克周二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争议的讲话,他在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联邦官僚体系提出严厉指控。作为特朗普政府新设立的「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声称部分美国国际开发署官员收受「回扣」,还称一些官僚「莫名积累了数千万美元净资产」。虽然马斯克声称要「最大限度地保持透明」,但实际上他的团队一直在秘密运作,突袭联邦机构并访问敏感数据系统。多名联邦法官已下令暂停其行动。特朗普在整个过程中坐在总统办公桌后,对马斯克的发言表示赞同。(New York Times
  • 特朗普与联邦法院的冲突愈演愈烈。过去一天内,六名联邦法官采取行动限制总统权力,要求解冻支出、撤销解雇决定、恢复网站内容等。这些临时禁令已经阻止了特朗普的多项重要政策,包括终止出生公民权、解雇美国国际开发署员工等举措。面对司法阻挠,马斯克称这是「司法政变」,副总统万斯表示「法官无权控制行政部门的合法权力」。虽然司法部声称严格遵守法院命令,但一位联邦法官指出政府违反了解冻联邦拨款的命令,并暗示可能对官员采取藐视法庭的制裁。(Politico
  •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正通过大规模投资关键产业来减少对外部技术和产品的依赖。从华为手机、比亚迪电动车到本土高铁,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车去年占中国乘用车销量48%。然而,这一自主化战略成本高昂,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估计,中国每年在产业政策上的支出约2500亿美元。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中国仍面临挑战,目前国产芯片仅能满足30%的国内需求。这种产业政策也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西方国家担忧中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可能超越西方。
  •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宣布大幅削减教育部经费,涉及金额超过9亿美元,主要针对教育科学研究院。团队称已终止89份合同和29项与多元化培训相关的拨款,影响了包括教育创新研究和最佳实践评估在内的多个项目。这一决定恰逢美国阅读水平降至历史新低,可能影响疫情后美国教育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此外,一位联邦法官已暂时限制马斯克团队访问教育部的学生个人信息数据系统,以回应学生隐私保护诉讼。民主党参议员默里抨击称「一个未经选举的亿万富翁正在摧毁教育部的研究职能」。(New York Times
  • 特朗普周二宣布将推翻拜登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家用电器能效标准。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已指示相关部门恢复其第一任期时制定的水流标准,涉及水槽、淋浴、马桶、洗衣机和洗碗机等产品,同时要求恢复已停产的白炽灯泡标准。虽然特朗普错误地将此任务指派给环保署,但实际上制定消费品能效标准是能源部的职责。新任能源部长赖特表示,将对前政府的「严苛规定」进行全面审查,以「可负担性和消费者选择」为指导原则。(Politico
  • 据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监察长办公室报告,特朗普政府暂停该机构运作后,价值近5亿美元的食品援助物资面临腐坏风险,这些物资目前滞留在港口、船只和仓库中。USAID作为美国最大的对外援助机构,通常直接从美国农民和制造商处采购,占国际粮食援助的40%。此次暂停不仅影响全球人道主义援助,也打击了美国农民的市场。挪威难民委员会称,这是其79年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资金中断,将导致其在20个国家的援助项目暂停,影响数十万最脆弱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CBS News
  • 特朗普将签署行政令,指示联邦机构与「政府效率部」(DOGE)合作大幅裁减联邦雇员。这项行政令要求各机构限制招聘,仅保留「必要职位」,并实施「大规模裁员计划」。除执法、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移民执法等部门外,其他机构每招聘一名新员工,必须有四名员工离职。这是继暂停美国国际开发署运作和取消多元化项目后,马斯克领导的DOGE推动的最新改革举措。目前已有超过6.5万名联邦雇员接受了延迟离职方案,但该计划因面临法律挑战而暂停。(Semafor
  • 白宫确认,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将不公开白宫访客记录,这与他第一任期的政策保持一致。白宫发言人罗杰斯声称和拜登政府不同,特朗普政府「给民众和媒体前所未有的透明度」。根据总统记录法案,访客记录在总统离任五年内可以不对外公开。相比之下,拜登政府在任期内每月初都会公布访客记录,但在2024年7月宣布放弃竞选连任的关键时期,白宫迟迟未公布当月的访客记录。(Fox News

Read more

6月2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参议院面临困境

6月2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参议院面临困境

国际 * 伊朗称核设施遭严重损坏并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埃斯梅尔·巴盖伊(Esmail Baghaei)周三表示,伊朗核设施因「遭到以色列和美国侵略者反复攻击」而「严重受损」。伊朗议会当天通过一项草案,决定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巴盖伊澄清称这是「暂停合作而非终止合作」,并表示「根据议会法案,除非伊朗核设施安全和和平活动得到保障,否则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人员无权进入伊朗进行检查」。伊朗批评国际原子能机构至少应该「明确谴责美国和以色列的行为」,称美国对伊朗的行动是「对国际外交、国际法和国际伦理的可怕打击」。(ABC News) * 内塔尼亚胡拟访白宫庆祝对伊战争胜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希望在未来几周访问白宫,与特朗普共同庆祝美以联合轰炸伊朗核计划的12天战争胜利。白宫新闻秘书确认内塔尼亚胡表达了访问意愿,特朗普对此持开放态度。内塔尼亚胡的律师此前要求将其腐败审判推迟两周,称总理需专注于外交和安全事务。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干预,呼吁取消内塔尼亚胡的审判,称其为「政治迫害」。(Axios) * 以色列「纳尼亚行动」内幕:《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以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