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配做真正的美国人

谁配做真正的美国人

在选前最后一期播客里我说不管大选结果如何,美国的核心矛盾都没有解决。什么是核心问题呢,应该就是新的政治秩序

在之前的通讯中,王浩岚写过:

特朗普胜选是否意味着新的政治秩序,即美国完成了 80 年代以来一直在等待的重大政党转向?这一点我觉得可能需要跳出当下视角来思考,因为特朗普的胜选或许是建立在历史性的一个跨族裔、阶层多数支持之上。但正如 2008 年和 2012 年奥巴马胜出后民主党所坚信的“triumph of multiracial liberalism"最终被证为昙花一现一样,特朗普的胜利现在看起来非常惊艳,却比不了 08 奥巴马,甚至比 04 小布什也没有强多少(众院席位还不如人家),中期选举后如果共和党按钟摆效应又惨败,那是不是又要换一个思路了呢?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的旧政治秩序在 2008 年就崩盘了,但是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新政治秩序。甚至可以说,看上去因为两党的交替执政,寻找新政治秩序的过程可能远比之前要长。

当然在讲新的政治秩序之前,得提一下旧的政治秩序。这就是 1970 年代成型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和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ve)联盟。

旧秩序崩盘的起点是 9/11 后小布什主动打伊拉克,这让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政策一下子失去了民众的信心。在 2008 民主党初选中,奥巴马就是借着自己不曾支持过打海湾战争的立场,在民主党初选中意想不到地站稳了脚跟,跟外交政策上更加保守的希拉里·克林顿掰起了手腕。

奥巴马的胜选只是寻找新秩序的开始,而且它更多的是进一步推动了旧秩序的崩盘,就是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这当然是因为奥巴马在上任后依然是依仗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传统经济政策来救市,尤其是在救市时选择了先救银行和股东。与股票的快速回复相比,只挣工资的人的收入,要到 2015-16 年才会回到大衰退之前的水平。

于是在保守派一边这引发了茶党运动,自由派一边则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民主党这边,New Progressive 的代表,伊丽莎白·沃伦在 2012 年当选参议员,而共和党一侧,特朗普则直接参加了总统大选。到 2016 年大选时,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都选择了反对自由贸易协定的立场,让 TPP 胎死腹中。

Read more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详解

本文首发表于《岚目》公众号,作者王浩岚 特朗普为何要大力推动「大而美」法案? 美国时间周二凌晨在经过了 26 个小时漫长的反复拉锯后,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在美国时间周二凌晨依靠着副总统万斯打破 50:50 平票僵局,通过了参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紧接着,同样由共和党人控制的众议院在本周美国国庆节假期休会前,于美国时间周四早晨投票通过被誉为「特朗普主义集大成者」,涵盖了特朗普第二任期近乎所有国内立法议程和政策要点的「大而美」法案。 过去一段时间内,「大而美」法案引发了广泛的媒体关注,但少有能够系统性解构这个一揽子法案「前生今世」的分析。而想要讲清楚「大而美」,要从回答三个问题来出发: 1. 特朗普和共和党人为何要如赶鸭子上架一般在国庆节休会前通过「大而美」法案? 2. 「大而美」法案究竟涵盖涉及了哪些政策领域? 3. 「大而美」法案闯关参众两院的过程,特朗普/马斯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案通过后的潜在影响能给外界解析特朗普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