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 Laken Riley Act
那些因为风向变化,而这次支持了这个法案的民主党人,将来更有可能会后悔
那些因为风向变化,而这次支持了这个法案的民主党人,将来更有可能会后悔
很多美国人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的不少互联网应用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逆势发展出了许多超越其国际市场同类应用的功能。这一点最早在阿里巴巴和eBay的竞争中体现:当时的中国线上支付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缺位、用户信任度低,而恰恰是这些“劣势”倒逼中国企业开发出了具有突破意义的创新生态,以实现在中国进行买卖双方都能放心的线上交易。支付宝成为了淘宝整个电商生态的核心保障,最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美国竞争对手。此后因为政治原因,中国互联网服务需要与国际同行进行直接竞争的场景逐渐消失,但并不能简单认为中国互联网服务的流行只是因为缺乏外国竞争对手所形成的事实垄断。甚至可以说,恰恰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种种不利条件,倒逼着科技公司在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新。如同负重训练的运动员,中国企业为了满足依然处于管控之下的国内市场需求,往往迸发出超预期的功能设计与运营模式。回到字节跳动和TikTok,作为一种融合了短视频、社交、算法分发等模式的产品形态,TikTok出海后迅速获得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字节跳动所依靠的不仅仅是中国巨大的本土用户基数,而是在算法推荐、内容形态等方面所展示出的技术优势。在内容控制被放松的自由市
短短的一周里发生了什么
上次通讯中我提到了一本关于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书《The Channels of Student Activism: How the Left and Right Are Winning (and Losing) in Campus Politics Today》。 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在 2017-2018 学年,在美国四所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和 University of Virginia 里随访了 77 名政治活动积极份子。借着对这些学生的深入采访,对美国大学里的校园政治做了一个梳理。 这里作者对学生的分类跟之前提过的新生调查的分类略有不同。首先,没有学生自称自己是极右的。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动荡起伏充满意外的2024年美国政局,终究以特朗普横扫七大摇摆州,带领共和党控制国会两院,成为历史上第二位二进宫的美国总统宣告结束。 进入到2025年,新一届国会在1月3日正式就职,先是参议院一方完成权力交接(共和党取代民主党成为新的多数党),然后则是众议院经过一番波折后,让议长约翰逊有惊无险的连任第119届国会的议长。随后,参众两院在1月6日的联席会议清点选举人票,认证了特朗普当选第47任总统的既定事实。 不同上一届处于府院分治状态,号称历史上最低效的国会,本届国会参众两院均被共和党控制,再加上特朗普重返白宫执掌行政权,共和党在未来两年将保持行政立法两权在手,全面执政的状态。尽管共和党在两院的席位优势均不明显,国会共和党人的内部政治生态又以分裂无序而著名,但往往十年才有一次的府院一致政局,让共和党既有抓住机会推动特朗普的一揽子国内政策计划的动力,同时也具备实现这些保守派政策要点的政策工具——预算协调程序(budgetreconciliation)。 当然,动力和能力是具备了,能不能实现,或者说能以多大程度兑现特朗普的这些政策愿景,未知数还有很多。其中最大的
美国现代的联邦财政拨款体系起源于1974年国会通过的预算法。正是意识到了国会新拨款程序的复杂程度,同个预算法设置了一个相对快速的机制来解决一些潜在国债和财政赤字方面的问题,预算协调程序就此诞生。 出于简化程序的原因,预算协调程序下运作的法案可以绕开参议院的冗长议事和无限修正案机制,直接用简单多数的方式通过两院交由总统签字。在参院的冗长议事被愈发滥用的今天,原先大多用来削减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的预算协调程序,逐渐成为了两党规避参院60票超极多数标准来通过己方争议法案的一个走后门方式。 四十多年来,国会一共通过了27个预算协调法案,其中23个由总统签字后成为了法律,另外4个则遭遇否决。1995年的福利改革,01和03年小布什的两轮减税,10年奥巴马医改的修正部分,以及特朗普17年的税改法案,拜登21年的1.9万亿疫情纾困法案和22年的《通胀削减法案》均是以预算协调的方式通过并最终生效的。 不过,既然是走后门,预算协调程序下提出的法案相比普通法案自然多了许多制度上限制,以防被过度滥用。
前几天我在一本关于美国大学校园政治的书《The Channels of Student Activism: How the Left and Right Are Winning (and Losing) in Campus Politics Today》里看到了一张图(另:这本书本身讲的现像很有意思,回头可以专门介绍一下): 如图注里写的,这是从 1969 到 2018 年美国大学新生的意识形态分布的变化趋势。因为是第一年新生,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政治理念分布。 这个数据来自于 UCLA 的 CIRP Freshman Survey。这个调查里把学生的政治观念分成五种:极左、自由派、中间派、保守派和极右。让学生在填写调查表格时选择最能恰当描述自己的政治观念的那种。 这个调查采样的学生数量很大。比如在它 2019 年的报告中说,这年的采样调查一共有 148 所学校的
本届美国总统大选最终是以特朗普横扫普选票和选举人团,共和党翻转参院,守住众院的“全面胜利”情况收官。即将在未来两年开启难得的全面执政政局的共和党,上到特朗普,下到国会众议员,都迫切希望能够利用新获的政治权力来推动一系列保守主义/民粹主义色彩的政策落地。鉴于美国的选举周期相对间隔较短,下届国会选举/中期选举距离现在只有两年时间,特朗普和国会共和党人想要实现选前立下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就必须要抓紧时间安排好新政府的人事任命工作和重大立法事项的推动章程。 在国会的重大立法方面,由于参院仍有冗长议事超级多数规则限制,共和党即便掌控参院在常规立法程序下推动法案依然需要60票超级多数(至少7名参院民主党人的配合),所以共和党只能依赖允许部分事项(财税,开支相关)以简单多数(51票)表决的预算协调程序来试图单方面强推特朗普重点强调的减税法案。预算协调程序本身规则非常复杂,耗时也十分之久,所以特朗普的国内政策重大立法想要落地,至少需要半年左右时间。 立法方面相对障碍较多,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必然会更加倚重于行政权来推动其他一些比较有争议,他个人却比较看重的如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进一步升级对华关税等政策
前几天,在哈佛大学,举行了四年一次的竞选经理人大会,主题当然是讨论今年的大选。虽然说讨论会的影音在我写这篇通讯时还没有放到网上,但是媒体已经对讨论会做了不少报导,比如 NYT、Time、Rolling Stones 等。 不过呢,这个讨论会里有一个环节是对公众开放的,也可以在网上看到。我就看了一下,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就把里面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还有媒体里提到的,稍微总结一下跟大家分享。里面具体谁说了什么很多都记不太清楚了,也请大家包涵。 特朗普团队的纪律性 让哈里斯团队最感意外的,是特朗普团队的纪律,看过特朗普的前两次竞选后:「这个团队是围绕候选人最为严谨和有纪律性的团队之一」。 其实呢,我觉得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特朗普本人的纪律。从特朗普参选,到至少是哈里斯参选,在超过一年半的时候里,特朗普都保持了相当的自控。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 Susie Wiles。 当然我们从 Tim Alberta 的报导中知道,在拜登退选,哈里斯参选,势头一时逆转后,特朗普一度失去了这种自控。他找回了两个老部下,就是 Kellyanne Conway 和
欢迎在各平台订阅收听
在之前的会员通讯中,我提到了,Comcast 将 NBCUniversal 旗下的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分拆成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暂名“SpinCo”),这可能是接下来媒体行业并购重组潮流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在过去的几周,洛克菲勒广场30号更引人注目的风波其实是另外一件。 11月18日早间,MSNBC 早间节目《早安乔》的主播乔·斯卡伯勒 (Joe Scarborough) 和米卡·布热津斯基 (Mika Brzezinski)(二人也是夫妻)向观众披露,他们前往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会见了特朗普,这是他们7年来第一次和特朗普见面。两位主播显然预见到自己偏自由派观众的不满,在这段节目中,他们试图将这次会见描述成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尝试,米卡说: 对于那些问我们为什么要在如此紧张的时期与候任总统对话的人,我想反问:为什么不呢?……乔和我意识到是时候做些不同的事情了,这不仅包括谈论特朗普,还包括与他对话。 她之后还搬出了自己的父亲、知名外交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强调应该保持公开对话。(CNN主播 John Berman 嘲讽他们两人把这次会面描述成了「雅尔塔峰会」。) 据报道,两人在会面中
在接下来的数月中,特朗普将会陆续公布其内阁成员和核心团队名单,我们会在本文中持续更新。考虑共和党获得参议院控制权,特朗普新一届提名的内阁成员大部分很可能会获得确认,但部分争议人物是否能获得确认依然存疑。 已提名内阁与核心团队成员(需参议院确认) 国务卿:马克·卢比奥(Marco Rubio) 国务卿是内阁最重要的职位之一,也将体现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经历表明,国务卿必须既能获得总统的信任,又要具备管理美国外交政策的能力。他的首任国务卿蒂勒森因关系不睦而被解职,继任的蓬佩奥则成为核心幕僚,但目前特朗普已经宣布蓬佩奥将不会成为新一届内阁人选。 卢比奥作为佛罗里达州联邦参议员,他的政治轨迹颇具戏剧性:从特朗普的竞选对手转变为支持者。在外交政策上,他以对古巴、伊朗、中国的强硬立场著称。卢比奥展现出了在坚持强硬立场的同时寻求两党合作的能力——他曾与民主党议员合作推动立法,限制总统退出北约的权力。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他试图在支持乌克兰的同时不完全背离特朗普关于基辅需要与莫斯科谈判结束战争的立场。 如果获得提名,卢比奥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确认过程中可
在今年大选中,一个常听到的说法是共和党现在是一个大帐篷的党了。就是特朗普扩大了共和党的吸引力,吸来了很多新选民支持共和党,至少是支持特朗普吧。所以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共和党是个大帐篷的党了,那这个大帐篷体现在哪里呢? 常见的分析角度喜欢从选民构成上来讨论,比如强调这次大选中,很多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族裔转向支持特朗普,尤其是西裔。 这里,我想借一份民调,从政策立场的角度来分析共和党的帐篷是怎么变大的。 这份民调呢,是今年五月,亲共和党的民调机构,Echelon Insights 和 Baron Public Affairs 合作的,一共抽样采访了全国 1,500 名选民。另外,为了提高对共和党选民的理解,又额外针对共和党选民进行了额外的抽样采访,凑到了 1,200 名共和党选民。 这份研究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不满足于常见的经济/社会二象限的选民划分,也就是经济上的左/右和社会议题上的自由/保守,而是又加了一个建制/反建制的取向。 在上图里,很有意思的是所谓的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的人数非常少了,只有
在最近一期播客里,我们讨论了这次大选到底是网红大选,还是播客大选。其实这个问题当然不是简单的是否问题。正好 Pew 刚刚发布了报告《America’s News Influencers》,里面研究者发现,其实有 1/3 的网红,同时也开播客: 除了播客,还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会通过邮件列表发送自己的 newsletter。所以网红和其他新媒体内容制作者并不冲突。他们都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冲浪者。 Pew 的这个研究很有意思,因为它研究的,是新闻网红(News Influencer)。这个研究里说的网红,是指在五大社交媒体,就是 Facebook, Instagram, TikTok, X/Twitter 或 YouTube 上有至少十万名关注者的人。研究者从中抽选出了 500 人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也正好是我们这期播客的主题。但是它是在我们录制播客后才推出的,所以我们没法在播客里介绍这个报告的内容,就只好在这期通讯中给大家找一些我觉得报告中有意思的发现。
美国时间11月12日,刚刚当选美国总统,正在组织内阁班底的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声,证实了此前他承诺将由世界首富马斯克领衔的“政府效率部”将正式“挂牌”,由马斯克和另一位特朗普的富豪支持者,曾参加2024共和党总统初选的拉马斯瓦米两人共同领导这一旨在全面改革美国政府支出和公务员体系的新“部门”。特朗普团队成立专门的“政府效率部”来清理官僚体系和优化美国政府结构的想法,受到阿根廷总统米莱去年上任后成立政府改革部并大规模削减政府部门和员工数量的做法启发。马斯克在X平台上公然发言呼吁美国也要通过类似的做法来进行政府体制革新,进而消除阻挠进程的“深层政府”并控制联邦政府的开支水平。与此同时,发明了 “政府效率部”(DOGE)这个概念的马斯克,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DOGE打头的政府概念部门,恐怕也和他一直鼎力支持缩写同名的虚拟货币“狗币”离不开关系。 特朗普和马斯克为什么要设立“政府效率部”? 不管起源和背后原因如何,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在特朗普当选之后已经成了既定的政治现实,也变相凸显了马斯克这次选举中公开大力为特朗普站台助选的豪赌成功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虽然“政府效率部”名字听
对于拿着天价合同的电视主播和普通的记者来说,接下来的日子并不会好过。
2024美国大选
大选结束,关于大选的分析,王浩岚已经写了说了很多了。根据现有看到的结果,在这里补充一点点。 这次民主党输掉大选,肯定是因为出票少了。当然特朗普得票增加,是他拿到了新支持者,也催出了更多的选民。 在绝大部分州,投票率都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比较多的大多是蓝州。这当然也说明了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积极性在此次大选中比较低。这也符合传统上对于竞选的理解,就是本党选民很少跳转支持对方的总统候选人,他们最多选择放弃投票。 经济、移民和犯罪应该是大选大环境的主要因素。 在大选前密歇根大学的 Survey of Consumers 给出的民调中,独立选民非常悲观,其中,「你的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是好还是差」,只有 23% 的独立选民认为变好了,这个数据是整个图中,也就是九年来最低的(图中第二排的紫线): 投票率虽然降低,但是也有七个州的投票率相比 2020 年有所上升,这七个州并不正好是七个摇摆州,不过也有四个是摇摆州:按投票率从高到底,是威斯康星、密歇根、宾西法尼亚和佐治亚。蓝墙三州的投票率都有所升高,虽然升高不多,也反映了催票的力度。 大选后两天 Dave Wasserman 曾经发推表示,
2024美国大选
特朗普
在选前最后一期播客里我说不管大选结果如何,美国的核心矛盾都没有解决。什么是核心问题呢,应该就是新的政治秩序。 在之前的通讯中,王浩岚写过: 特朗普胜选是否意味着新的政治秩序,即美国完成了 80 年代以来一直在等待的重大政党转向?这一点我觉得可能需要跳出当下视角来思考,因为特朗普的胜选或许是建立在历史性的一个跨族裔、阶层多数支持之上。但正如 2008 年和 2012 年奥巴马胜出后民主党所坚信的“triumph of multiracial liberalism"最终被证为昙花一现一样,特朗普的胜利现在看起来非常惊艳,却比不了 08 奥巴马,甚至比 04 小布什也没有强多少(众院席位还不如人家),中期选举后如果共和党按钟摆效应又惨败,那是不是又要换一个思路了呢?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的旧政治秩序在 2008 年就崩盘了,但是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新政治秩序。甚至可以说,看上去因为两党的交替执政,寻找新政治秩序的过程可能远比之前要长。 当然在讲新的政治秩序之前,得提一下旧的政治秩序。这就是 1970 年代成型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和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
2024美国大选
一些推荐阅读
2024美国大选
这场选举值得关注和反思的几个问题,其实并不在于输赢和民调。 因为民调的问题本届并不突出,而输赢我相信今年即便是大部分最后觉得哈里斯能赢的人也不会对特朗普当选感到意外。特朗普主义的常态化在2020年后已经注定,2016的「意外」,多年之后看,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偶然性事件。 1. 首先我们对政治极化的理解,或者说美国两极化的构想,终于在一次历史性的全国摇摆之后要发生改变。原先在政治极化框架下认定的红蓝州各自固化的现象,即便是普选票发生较大改变,红蓝州也会各自稳守基本盘,现在看来还是可以被打破的。特朗普本届突破了此前两次选举所一直被卡住的47%全国支持率上线,实现了共和党20年以来第一次普选票胜利,主要靠的是蓝州和全国整体右转,反倒是七大摇摆州的摆动幅度不如全国,此前一直在选举人团拥有结构性优势(Electoral College Bias)反倒是这回基本不见了。 2. 政治周期更替的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某种意义上,经历了18、20、22三个周期的异象后,美国选举反而是回归了历史的常态,当一个政党在选民最关注的三大议题中的其二——移民和经济通胀得分都远不如另一个党,而过去四年民众对现
2024美国大选
特朗普锁定总统胜局,共和党锁定参议院控制权
2024美国大选
更新最新民调均值、民调、选举预测和赔率,以及近期重要新闻,摇摆州分析
2024美国大选
开票日实用资料及近期更新播客、文章汇总
摇摆州
2024年大选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哈里斯和特朗普两大候选人在全国和摇摆州民调依然处于非常僵持的状态。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美国选民和外界观察者都已笃信特朗普已然锁定了胜局,但民调所显示的,依然是一个难分伯仲的五五开式选举,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在这种 「肉搏局」 中笑到最后。正如之前两篇关于民调和宏观态势的文章所提到的那样,有关宏观局面的讨论多如牛毛,却大多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政治高度极化,两党乃至摇摆选民行为都十分固化的当今美国政坛中,只有从具体关键的摇摆州的政治地理和选民群组等较为细化的环节去推导分析政坛大势下的小动向,或许才能给这场扑朔迷离的选举提供一个较好的选前盘点分析。 2020年大选前,也是出于类似这种对宏观层面讨论的厌倦,选择了就当时认为的各大摇摆州进行了逐个分析,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效果。虽然事后看来,民调的离谱程度导致了许多大方向判断有误,现在来看肯定不能算是摇摆州的艾奥瓦和俄亥俄,也被当成了专题文章进行了梳理。但总的来看,许多基于微观角度,特别是选民结构变化的分析结论,整体还是站得住脚的。今年早早计划也要写一个摇摆州系列,却一拖再拖到了最后一周还迟迟不能开始动笔,多少是有些惭
摇摆州
万众瞩目,看似要改变美国命运,震动全球格局的2024美国大选终于到了最终决定结果的选举日。但在选举日开票之前,先来送上迟到但还没错过的摇摆州盘点最终章——宾夕法尼亚。 四年前正是宾州在选后周六清晨的「翻蓝」,让拜登跨过当选的270张选举人票门槛,最终为混沌多变的20年大选一锤定音,确保拜登坐上总统宝座。四年之后,虽然民主党一方「换了天地」,却依然要和共和党的老面孔——特朗普在宾州一决高下。无论怎么分析,宾州形势都是2024年大选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基本上任何一方赢下宾州,就意味着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已经近在咫尺。反之,输掉了宾州,可能白宫之梦也就基本破碎。 尽管我在威斯康星盘点文中讨论了为何威斯康星的政治重要性(尤其对于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来说)可能大于宾州,但不管如何,宾州始终是哈里斯和特朗普两大竞选团队言语和行动上最为重视的摇摆州。无论是最后时刻哈里斯在宾州一日四集会,还是民主党发动的数万志愿者挨个敲门拜票,还是特朗普反复巡回宾州各地,砸下上亿规模的广告投放,两党针对宾州七百万选民和19张选举人票的地毯式轰炸式操作,已经充分彰显了宾州在大选中的关键地位。 那么宾州为何如此重
摇摆州
传统上曾是稳固红州,为近代共和党产出了麦凯恩和戈德华特等重磅级大佬的亚利桑那,近年来逐渐开始和过去作为新保守主义龙兴之地的身份进行切割。亚利桑那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和不断多元化的选民结构,在特朗普时代带来巨大的城郊选民变化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摇摆州队列。2016年希拉里在全国范围内遭遇滑铁卢,却在亚利桑那和特朗普拼得十分激烈,最后只输了亚利桑那3.5个百分点。紧接着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民主党拿下了阔别三十年的联邦参议员席位,2020年大选拜登在亚利桑那的意外胜出,正式坐实了亚利桑那新摇摆州的地位。 和内华达类似,凤凰城和周围城郊组成的大凤凰城区,在全州的政治生活中往往能发挥决定性作用。2016年特朗普赢了马里科帕郡3个百分点赢了亚利桑那,20年在马里科帕军输了拜登两个点,也就因而输掉了整个州。但毕竟亚利桑那的人口比内华达要多将近一倍,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还在亚利桑那有自己的一些票仓和重点经营地区。位于美墨边境的图森市因为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存在,近年以来人口增长十分迅速,已然成为了民主党在州内的主要票源。而位于亚利桑那东部地区的两片原住民区,也还一直是亚利桑那民主党的基本盘。共和党方面
摇摆州
内华达上世纪中叶之后,因为州内农村地区和摩门教徒稳定为共和党提供大量选票,其实一直和其他西部州一样是一个共和党优势明显的「红州」。由于在这一时期,红蓝州的概念还不算普及,政治极化的程度也没那么突出,内华达在七八十年代一直还是有多位民主党州长和参议员,只是总统大选从未投给民主党人。 但历史的车轮,从不会在到达一站后就停滞不前。随着拉斯维加斯的博彩业持续生意兴隆,罪恶之都带来的劳工人口增长,给原先白人站绝对主导地位的内华达带来了工会和少数裔这两个新的政治变量因素。而此时的民主党人,在政治执行力和政治选举斗争艺术都无比高超的联邦参议员哈利·瑞德(Harry Reid)的组织下,民主党主动向不断在州内人口增长的拉丁裔伸出了橄榄枝。最终,在整合内华达各行各业的工会势力,将它们组织成重要政治力量,并与州民主党政治机器有机融合,同时积极拉拢拉丁裔选民这一套组合拳下。瑞德老师搭建了日后为民主党赢下无数次选举立下功劳的「瑞德机器」,成功的将内华达从红州推向了摇摆州队列。 2008和2012奥巴马在内华达取得大胜后,一度有一种内华达未来将是蓝州的错觉,但共和党在2014年中期选举中取得的阶段性大胜证明
少数族裔
上次讲到了共和党争取西裔的努力在里根时代开始遇到了党内反移民派的反击。这也标志着西裔选民在几十年里慢慢接受共和党的进程,遇到了阻力,开始停滞,到了 1990 年代,西裔选民又慢慢开始离开共和党了。这里的核心矛盾,集中在了西裔选民所关注的几个关键议题上。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西裔选民最关注的政治问题。 美国的西裔选民并非铁板一块。仅从种族构成来看,1980年代影响力最大的有三个群体,也就是之前在人口普查上的前三项。 * 墨西哥裔。墨西哥裔在西裔中占据绝对多数,他们大多集中在美墨边境。墨西哥移民我们在之前的通讯中曾经提过,他们来美国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工作挣钱。以前美国边境管控很宽松,墨西哥移民不占用配额,还有专门的劳工项目,这些人的身份问题并不重要。但是到了 1970-1980 年代,他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证移民了,身份就变成了一个头号问题。虽然说,对于这些无证移民,他们大部分人只想要一个可以合法工作的身份,而墨西哥裔选民和支持移民的人,都不希望在美国有一个不能成为公民的二等公民阶层。他们并不认为非法入境就是不能留在美国,融入美国的理由。只要进入美国后努力工作,没有犯法,就应该有获得
摇摆州
前文曾提到,在锈带三州这个小集体中,威斯康星一直是过去两个大选周期中选情最为胶着的那一个,两次胜者均只赢了两万多票(差距不到总票数的 1%)。 威斯康星的人口结构特点——威斯康星的人口结构特点——在蓝墙三州中白人数量最多,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最小。这使得威州在特朗普年间,中西部州城乡差异也像南方一样被无限拉大。农村地区和蓝领选民的大量倒戈,使得本来高度依赖这批选民维持在威斯康星竞争力的民主党面临了严峻的选民层面挑战,因为威斯康星的最大城市密尔沃基相比宾州的费城和匹兹堡,密歇根的底特律,无论是人口数量层级还是选举一边倒的幅度都要差点意思。 与此同时,不同于费城、匹兹堡、底特律城郊有着大量稳定向左转移的白人白领选民可以帮民主党对冲蓝领支持率滑坡,密尔沃基的城郊WOW三郡却依然保持了深红的底色,在特朗普执政其间只是小幅度向左转。好在威斯康星首府麦迪逊近年来人口增长幅度迅猛,已经有和密尔沃基并驾齐驱形成州内双头政治的趋势,算是给了威州民主党人一个避免走向俄亥俄,艾奥瓦化的办法。 威斯康星相对糟糕的人口结构(白人选民数量占比是蓝墙州中最高,黑人选民占比则是蓝墙州中最低),城市城郊人口总数偏低,
民调
毫无疑问,由安·塞泽尔(Ann Selzer)操办的艾奥瓦收官民调显示哈里斯领先,震惊了所有人。11 月 2 日晚 6 点民调结果公布前,已经对此万众期待的推特上没有一个人认为哈里斯会在大众认知中沦为红州的艾奥瓦民调中取得领先,都是在算哈里斯输几个点,以及其对应的全国/中西部局势。 肯定有人就问了,既然这个结果和基础政治认知差别如此之大,难道不应该像 2020 年 ABC 民调显示拜登在威斯康辛领先 17 个百分点一样被当作异常民调扔进垃圾桶吗?熟悉美国政治和民调业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这个民调不是塞尔泽经手的收官民调,确实大部分人就会把这个结果当成毫无意义的垃圾。但同样听上去离谱的话,由美国民调界仅存的头号传奇塞尔泽说出来,就不得不让两党和我们都高度重视。 塞尔泽的艾奥瓦收官民调之所以能得到极大的媒体关注,其实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因为她即准又稳,总是拒绝和其他民调机构那样,在最后时候采取向大众认知靠拢的民调操作(Herding),却又能够非常精准地捕捉到选举前全国大势下的微观选民变动。2008 年民主党党团,只有塞尔泽准确的预见了奥巴马的爆冷胜出,让她一战成名,而到了其他金牌民调纷纷
摇摆州
相比受到两大阵营和媒体重点关注的锈带三州,佐治亚和北卡这两个近些年新晋的阳光带摇摆州在今年大选中显得相对低调,但这不代表这两个各自有16张选举人票的战场州就不关键。 对本次选举陷入被动防守的哈里斯和民主党人而言,佐治亚和北卡是民主党换马拜登后又重新有希望竞争,有作为替代锈带三州(特别是威斯康辛)成选举人团保险措施潜力的另一套方案。而对来势汹汹,意图二进宫的特朗普来说,收复佐治亚巩固北卡,则是他重回白宫路上必须要先搞定的基础操作。换言之,特朗普想赢,拿下北卡和佐治亚是基本,而哈里斯如果输了这两个州,就只能靠死磕锈带三州的狭窄通道来实现选举胜利。 所以,进入到大选最后阶段,特朗普虽然在这两个州可能民调微弱领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花不少精力和时间在巩固这两个南方战场州之上。同理,哈里斯收官周的周末依然选择在北卡和佐治亚进行集会,也说明民主党还没有放弃在这两个地方「投机」爆冷的机会。 两个南方州,不同的政治变迁进程 佐治亚和北卡近代以来政治历史皆十分复杂,但大体上都是和其他南方州一样,经历了从民主党稳固南方铁盘向共和党把控的红州的政治转型。1976年以来,民主党在总统大选层面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