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7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宣布对14国征收大幅关税,8月1日生效

7月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宣布对14国征收大幅关税,8月1日生效

财经与特朗普关税 * 特朗普宣布对14国征收大幅关税,8月1日生效:据CNBC报道,特朗普周一公布了向14个国家领导人发送的关税信函,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老挝、缅甸、突尼斯、波黑、印尼、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和泰国。关税税率因国而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和突尼斯面临25%关税,南非和波黑为30%,印尼为32%,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为35%,柬埔寨和泰国为36%,老挝和缅甸高达40%。特朗普随后签署行政令,将原定周三生效的关税推迟至8月1日。信函警告各国不要实施报复性关税,否则「无论你们选择提高多少,都将加到我们征收的关税之上」。(CNBC) *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征收10%关税:特朗普周日在Truth Social发文,威胁对任何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保持一致的国家征收额外10%关税。此时金砖国家集团正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周末的联合声明中,对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进行了暗批,警告反对「不合理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包括不加区别地增加相互关税」

By 美轮美换
7月1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通过参议院

7月1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通过参议院

「大而美法案」通过参议院,万斯投票打破平局 * 参议院以万斯破平局票通过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参议院周二以50-50票数通过特朗普的大型减税和支出削减法案,副总统万斯投出决定性一票。三名共和党参议员托姆·蒂利斯、苏珊·柯林斯和兰德·保罗与所有民主党人投票反对。这项887页法案包括4.5万亿美元减税,使特朗普2017年税率永久化并增加小费免税等新政策,同时削减1.2万亿美元支出,主要针对医疗补助和食品券。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显示,到2034年将有1180万美国人失去保险,未来十年赤字增加3.3万亿美元。法案还为边境和国家安全提供3500亿美元资金。法案现返回众议院,计划周三投票并在特朗普设定的7月4日截止日期前送交签署,但众议院能否顺利通过该法案仍然存疑。(AP) * 共和党法案将使美国走上更危险的财政道路:据《纽约时报》分析,共和党通过参议院的综合性立法将在未来10年增加至少3.3万亿美元国债,成为数十年来最昂贵的法案之一。该法案延续2017年减税政策并引入小费和加班费免税等新措施。曼哈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杰西卡·里德尔(Jessica Riedl)称这可能是「自1960年代以来最昂

By 美轮美换
6月2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参议院面临困境

6月26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大而美法案」参议院面临困境

国际 * 伊朗称核设施遭严重损坏并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埃斯梅尔·巴盖伊(Esmail Baghaei)周三表示,伊朗核设施因「遭到以色列和美国侵略者反复攻击」而「严重受损」。伊朗议会当天通过一项草案,决定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巴盖伊澄清称这是「暂停合作而非终止合作」,并表示「根据议会法案,除非伊朗核设施安全和和平活动得到保障,否则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人员无权进入伊朗进行检查」。伊朗批评国际原子能机构至少应该「明确谴责美国和以色列的行为」,称美国对伊朗的行动是「对国际外交、国际法和国际伦理的可怕打击」。(ABC News) * 内塔尼亚胡拟访白宫庆祝对伊战争胜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希望在未来几周访问白宫,与特朗普共同庆祝美以联合轰炸伊朗核计划的12天战争胜利。白宫新闻秘书确认内塔尼亚胡表达了访问意愿,特朗普对此持开放态度。内塔尼亚胡的律师此前要求将其腐败审判推迟两周,称总理需专注于外交和安全事务。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干预,呼吁取消内塔尼亚胡的审判,称其为「政治迫害」。(Axios) * 以色列「纳尼亚行动」内幕:《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以

By 美轮美换
6月25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击败前州长库默

6月25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击败前州长库默

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第一轮结果出炉,进步派「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击败前州长库默 * 马姆达尼在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中宣布胜利,库默认输:33岁的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在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中以明显优势击败前州长库默。马姆达尼告诉支持者「我将成为你们的纽约市长民主党候选人」,承诺「成为每一个纽约人的市长」。库默承认败选,称「今晚是他的夜晚,他应得的,他赢了」,但表示将考虑是否在11月大选中参选。如果在11月当选市长,马姆达尼将成为纽约市首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长。11月大选他将面对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现任市长亚当斯和共和党的斯利瓦。(AP) * 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要点:《纽约时报》分析了马姆达尼在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中意外胜利的要点和影响。 * 马姆达尼的乐观魅力吸引失望选民:这位33岁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以充满活力的风格和雄心勃勃的进步经济政策脱颖而出,提出免费公交、免费托儿服务、冻结租金等政策,通过对富人增税来资助,与库默沉闷的竞选形成鲜明对比。 * 库默品牌失去光彩:尽管库默获得工会支持和2500万美元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资助,但选民对其复出不感兴趣,他现在必须决定是否以第三

By 美轮美换
Abundance 读书会回顾 | 中美对“富足”的想象与挑战

Abundance 读书会回顾 | 中美对“富足”的想象与挑战

我们近期与友台《疲惫娇娃 CyberPink》举办了两场线上读书会,讨论了《纽约时报》评论版的知名播客主播兼专栏作家 Ezra Klein 和前《大西洋月刊》的资深撰稿人(刚刚宣布离职加入Substack)、热门播客 Plain English 的主播 Derek Thompson 新书——《Abundance》。 如果大家日常会听英文播客的话,哪怕没有读过这本书,也有可能听过二位作者在自己的播客和各种意识形态的播客上串台讨论本书内容。但我们的听众和读者大部分都是在中国长大,接受和接触过中国两国的教育,现在在两国间游走的人群——包括学者、律师、工程师、投资人、顾问等不同背景的人士。 我们从读书会的文字记录中选择了一些相对独特的视角,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编辑,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本文的英文版发布在Afra的Substack上,欢迎大家订阅。)

By 美轮美换
6月1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敦促伊朗无条件投降,美国考虑军事打击等多种选项

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6月17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特朗普敦促伊朗无条件投降,美国考虑军事打击等多种选项

国际 * 特朗普声称知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藏身之处,敦促伊朗无条件投降:特朗普周二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称美国「确切知道所谓的『最高领袖』藏在哪里」,并敦促伊朗「无条件投降」。特朗普表示哈梅内伊「是个容易的目标」但「至少现在不会」干掉他,同时警告「我们的耐心正在消磨」。特朗普此前曾拒绝以色列提出的暗杀哈梅内伊计划,担心此举可能激化冲突。特朗普提前结束七国集团峰会返回华盛顿处理危机,表示正寻求冲突的「真正结束」而非停火。(AP) * 特朗普考虑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等多种选项:特朗普周二在白宫战情室与高级顾问会面,考虑包括对伊朗进行潜在军事打击在内的多种选项。尽管白宫表示美国未加入以色列对伊朗的攻击,但美国在该地区不断加强军事部署,第三艘驱逐舰进入地中海东部,第二个航母打击群正驶向阿拉伯海。(WSJ) * 伊朗准备导弹以报复可能的美军基地袭击:据美国官员审阅的情报报告,如果美国加入以色列对伊朗的战争,伊朗已准备好导弹等军事装备用于打击中东地区美军基地。随着以色列敦促白宫介入冲突,美国对更大规模战争的担忧加剧。美国已向欧洲派遣约36架加油机,美军指挥官将该地区4万多名美军置于高度警戒状

By 美轮美换
6月13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大规模直接军事冲突

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6月13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大规模直接军事冲突

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引发双方大规模直接军事冲突 * 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大规模直接军事冲突:在以色列对德黑兰的军事指挥系统和关键核设施发动代号为「奋起雄狮」的毁灭性打击后,伊朗向特拉维夫周边地区发射了弹道导弹作为报复。此次冲突导致双方均有伤亡,伊朗方面向联合国报告称有78人死亡、329人受伤,而以色列方面则报告约20人受伤,特拉维夫有建筑物严重受损。联合国核监督机构负责人拉斐尔·格罗西(Rafael Grossi)证实,以色列的空袭摧毁了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的地面部分,造成了「可控的」化学和放射性污染。据报道,此次袭击还导致了多名伊朗高级官员丧生,包括两名高级军事指挥官穆罕默德·巴盖里(Mohammad Bagheri)和侯赛因·萨拉米(Hossein Salami)将军,以及圣城旅指挥官伊斯梅尔·卡尼(Ismail Ghaani)将军。一名美国官员透露,美军协助以色列拦截了部分来袭导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政权「前所未有地虚弱」,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誓言将予以「严厉惩罚」。(NYT) * 特朗普称美方事先知情但未军事介入,希望重返谈判但已做好防御准备: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特朗

By 美轮美换
6月9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洛杉矶紧张局势升级

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6月9日美国政治新闻速递 | 洛杉矶紧张局势升级

洛杉矶紧张局势升级 * 约700名海军陆战队员动员应对洛杉矶抗议活动:据CNN报道,来自加州海军陆战队空地作战中心的7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已被动员应对洛杉矶抗议活动,将与特朗普在周末未经加州州长或洛杉矶市长同意而激活的数千名国民警卫队员汇合。这些部队来自第1海军陆战师第2营第7海军陆战团,这标志着特朗普使用军队对抗抗议者的重大升级。除非特朗普援引《叛乱法》,否则海军陆战队与国民警卫队一样被禁止进行逮捕等执法活动。《叛乱法》允许总统使用军队结束针对联邦权力的叛乱或反叛。(CNN) * 特朗普授权额外2000名国民警卫队员前往洛杉矶:特朗普周一授权额外部署2000名国民警卫队员应对洛杉矶移民执法抗议活动,使总数达到约4100名国民警卫队员。加州州长纽森称此举鲁莽且「对我们的军队不敬」,表示「这不是为了公共安全,而是为了迎合一个危险总统的自我」。(AP) * 加州将就特朗普部署国民警卫队起诉:加州州长纽森周一宣布,加州计划就特朗普在洛杉矶部署国民警卫队一事提起诉讼。纽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正是特朗普想要的,他煽动了火焰并非法联邦化国民警卫队。他签署的命令不仅适用于加州,还将允许他进入

By 美轮美换
特朗普与马斯克公开决裂,两人社交媒体激烈交火

马斯克

特朗普与马斯克公开决裂,两人社交媒体激烈交火

2025年6月5日,星期四,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世界首富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展开激烈的公开争吵,二人的政治联盟正式宣告破裂。 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二人之间已经出现明显裂痕,马斯克上个月开始公开批评特朗普的法案,在CBS新闻采访中表示对该立法的规模和对赤字的影响感到失望。24小时内,马斯克便宣布正式离开政府,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是通过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帖子才得知其离职的确切时间,而非事先商定。 6月3日,马斯克加大了批评力度,他在X上写道: 抱歉,但我再也受不了了。这个庞大、离谱、充满猪肉桶项目的国会支出法案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可憎之物。那些投票支持它的人应该感到羞耻:你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你们心里清楚。 I’m sorry, but I just can’t stand it anymore. This massive, outrageous, pork-filled Congressional spending bill is a disgusting abomination. Shame on

By 美轮美换

哈佛

特朗普发布行政令暂停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入学

特朗普周三发布行政令,暂停哈佛大学参与学生签证项目,实际上禁止了国际学生就读哈佛。白宫在行政令中声称,该命令基于《移民与国籍法》第212(f)和215(a)条款,认定哈佛大学的行为使其成为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不合适目的地」。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在X平台发表声明称「到『精英』美国大学学习是一种特权,而非权利」,并表示司法部将「有力捍卫总统基于国家安全暂停哈佛大学新外国学生入学的公告」。暂停期限为6个月,司法部长和国土安全部长将在90天内向总统提交是否延长暂停的建议。 行政命令列举了暂停哈佛外国学生入学的三大理由,进一步升级了特朗普与美国最古老大学的斗争。特朗普与哈佛的冲突始于4月,当时哈佛拒绝遵守白宫改革招生和纪律政策的要求,声称这些要求侵犯了言论自由权利,白宫随即阻止了超过20亿美元的联邦拨款。5月初特朗普宣布计划取消哈佛的免税地位,月末还考虑将30亿美元的大学拨款重新分配给职业学校。行政命令指出,哈佛拒绝向国土安全部提供外国学生「已知非法活动」、「已知危险和暴力活动」以及「已知对其他学生或大学人员的威胁」等信息,仅提供了三名学生的不当行为数据且「极其不足」。此

By 美轮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