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国大选

特朗普「草台班子」越发离谱,为什么民主党还是撼动不了他?

2024美国大选

特朗普「草台班子」越发离谱,为什么民主党还是撼动不了他?

全面在野的民主党,面临40年来最大困局 “无策,无略,无方” (No Strategy, No Plan, No Message)——科罗拉多参议员本内特这句怨言,非常精确地勾勒出了当前沦为全面在野党的民主党的境况。 与八年前败选后迅速同仇敌忾组成反对特朗普统一战线不同,自去年大选失败,再度失去白宫和国会两院控制权、彻底沦为在野党的民主党在特朗普2.0时代陷入了严重的内斗和迷茫期。相比于意气风发,正在大刀阔斧调整美国内政外交,彻底重塑基础政治逻辑的特朗普、马斯克和共和党人,群龙无首的民主党人根本无法对特朗普2.0时代肆意妄为式的施政做出有效抵抗,一时间只能是被动挨打。近期政府预算案风波中参院民主党人在少数党领袖舒默的带领下没有选择斗争到底,反而选择支持共和党单方面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这直接导致民主党基层选民对国会领导层选择消极对抗特朗普策略的不满情绪总爆发,党内要求“不换斗争方式就换人”的声音层出不穷。 一边是没有统一声音没有统一策略,陷入严重内耗的民主党,另一边则是团结在政治领袖特朗普周围迅速开展施政和改革的共和党,两党之间的差距在外界看来不言而喻。在许多人看来,像没头苍蝇一样

By 美轮美换

政府关门

政府关门倒计时:特朗普与议长约翰逊公布99页「持续决议」(CR)

在距离3月14日的政府关门最后期限不足一周之际,特朗普与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公布了「持续决议」(Continuing Resolution,简称CR),试图将当前的联邦支出水平延续至本财年末(9月底),以避免关门危机并腾出时间处理后续的重大预算和税收议程。 该法案全文长达99页,虽然被共和党领导层形容为「几乎最干净的CR」,但其中对多项具体预算数额做了调整,总体削减约70亿美元,其中非国防领域削减约130亿美元,同时增加退伍军人医疗保健和国防方面的资金。 该法案事实上保留了前任拜登政府时期的大部分开支规模,一些保守派议员对此并不满意。许多保守派议员尤其是自由党团(Freedom Caucus)成员通常会反对此类临时支出措施,但在特朗普亲自与他们会面后态度有所松动。如田纳西州共和党议员蒂姆·伯切特(Tim Burchett)表示,在特朗普保证马斯克领导的联邦政府效率局将实施进一步削减后,他对支持该法案持「开放」态度,尽管他在整个从政生涯中一直投票反对类似的持续决议案。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共和党人「团结一致」,坚称若法案无法通过,政治代价和政府停摆对所有人都将是「一场灾难」。

By 美轮美换
关税来了,又走了?

贸易战

关税来了,又走了?

大家好,我是 Talich。 这稿子改了三遍了。主要是事态变得太快了。所以有时候不是不写,是没法写。 先闪回一下。 2019 年 5 月 30 号,特朗普宣布从 6 月 10 日起,对所有来自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 5% 关税,并计划逐月递增,最高将达到 25%。 墨西哥政府抗议,认为关税将损害两国经济,影响《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推进。但是墨西哥政府同意谈判,并迅速派出外长 Marcelo Ebrard 率团前往华盛顿,与美方展开紧急磋商。到 6 月 7 日, 美墨达成协议,美国暂停加征关税。作为交换,墨西哥承诺加强边境管控,包括在墨西哥南部边境部署国民警卫队控制非法移民;同意接收更多在美寻求庇护但等待审批的中美洲移民。 第二天,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

By Talich, 美轮美换
特朗普内阁和参议院人事任命程序以及国会立法进程

2024美国大选

特朗普内阁和参议院人事任命程序以及国会立法进程

本届美国总统大选最终是以特朗普横扫普选票和选举人团,共和党翻转参院,守住众院的“全面胜利”情况收官。即将在未来两年开启难得的全面执政政局的共和党,上到特朗普,下到国会众议员,都迫切希望能够利用新获的政治权力来推动一系列保守主义/民粹主义色彩的政策落地。鉴于美国的选举周期相对间隔较短,下届国会选举/中期选举距离现在只有两年时间,特朗普和国会共和党人想要实现选前立下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就必须要抓紧时间安排好新政府的人事任命工作和重大立法事项的推动章程。 在国会的重大立法方面,由于参院仍有冗长议事超级多数规则限制,共和党即便掌控参院在常规立法程序下推动法案依然需要60票超级多数(至少7名参院民主党人的配合),所以共和党只能依赖允许部分事项(财税,开支相关)以简单多数(51票)表决的预算协调程序来试图单方面强推特朗普重点强调的减税法案。预算协调程序本身规则非常复杂,耗时也十分之久,所以特朗普的国内政策重大立法想要落地,至少需要半年左右时间。 立法方面相对障碍较多,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必然会更加倚重于行政权来推动其他一些比较有争议,他个人却比较看重的如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进一步升级对华关税等政策

By 美轮美换
来自竞选团队的 2024 大选复盘

2024美国大选

来自竞选团队的 2024 大选复盘

前几天,在哈佛大学,举行了四年一次的竞选经理人大会,主题当然是讨论今年的大选。虽然说讨论会的影音在我写这篇通讯时还没有放到网上,但是媒体已经对讨论会做了不少报导,比如 NYT、Time、Rolling Stones 等。 不过呢,这个讨论会里有一个环节是对公众开放的,也可以在网上看到。我就看了一下,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就把里面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还有媒体里提到的,稍微总结一下跟大家分享。里面具体谁说了什么很多都记不太清楚了,也请大家包涵。 特朗普团队的纪律性 让哈里斯团队最感意外的,是特朗普团队的纪律,看过特朗普的前两次竞选后:「这个团队是围绕候选人最为严谨和有纪律性的团队之一」。 其实呢,我觉得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特朗普本人的纪律。从特朗普参选,到至少是哈里斯参选,在超过一年半的时候里,特朗普都保持了相当的自控。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 Susie Wiles。 当然我们从 Tim Alberta 的报导中知道,在拜登退选,哈里斯参选,势头一时逆转后,特朗普一度失去了这种自控。他找回了两个老部下,就是 Kellyanne Conway 和

By Talich, 美轮美换
共和党为什么是个大帐篷的党了

共和党

共和党为什么是个大帐篷的党了

在今年大选中,一个常听到的说法是共和党现在是一个大帐篷的党了。就是特朗普扩大了共和党的吸引力,吸来了很多新选民支持共和党,至少是支持特朗普吧。所以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共和党是个大帐篷的党了,那这个大帐篷体现在哪里呢? 常见的分析角度喜欢从选民构成上来讨论,比如强调这次大选中,很多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族裔转向支持特朗普,尤其是西裔。 这里,我想借一份民调,从政策立场的角度来分析共和党的帐篷是怎么变大的。 这份民调呢,是今年五月,亲共和党的民调机构,Echelon Insights 和 Baron Public Affairs 合作的,一共抽样采访了全国 1,500 名选民。另外,为了提高对共和党选民的理解,又额外针对共和党选民进行了额外的抽样采访,凑到了 1,200 名共和党选民。 这份研究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不满足于常见的经济/社会二象限的选民划分,也就是经济上的左/右和社会议题上的自由/保守,而是又加了一个建制/反建制的取向。 在上图里,很有意思的是所谓的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的人数非常少了,只有

By Talich, 美轮美换
Pew 的新闻网红报告

媒体

Pew 的新闻网红报告

在最近一期播客里,我们讨论了这次大选到底是网红大选,还是播客大选。其实这个问题当然不是简单的是否问题。正好 Pew 刚刚发布了报告《America’s News Influencers》,里面研究者发现,其实有 1/3 的网红,同时也开播客: 除了播客,还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会通过邮件列表发送自己的 newsletter。所以网红和其他新媒体内容制作者并不冲突。他们都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冲浪者。 Pew 的这个研究很有意思,因为它研究的,是新闻网红(News Influencer)。这个研究里说的网红,是指在五大社交媒体,就是 Facebook, Instagram, TikTok, X/Twitter 或 YouTube 上有至少十万名关注者的人。研究者从中抽选出了 500 人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也正好是我们这期播客的主题。但是它是在我们录制播客后才推出的,所以我们没法在播客里介绍这个报告的内容,就只好在这期通讯中给大家找一些我觉得报告中有意思的发现。

By Talich, 美轮美换

2024美国大选

关于 2024 大选的一点补充观察

大选结束,关于大选的分析,王浩岚已经写了说了很多了。根据现有看到的结果,在这里补充一点点。 这次民主党输掉大选,肯定是因为出票少了。当然特朗普得票增加,是他拿到了新支持者,也催出了更多的选民。 在绝大部分州,投票率都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比较多的大多是蓝州。这当然也说明了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积极性在此次大选中比较低。这也符合传统上对于竞选的理解,就是本党选民很少跳转支持对方的总统候选人,他们最多选择放弃投票。 经济、移民和犯罪应该是大选大环境的主要因素。 在大选前密歇根大学的 Survey of Consumers 给出的民调中,独立选民非常悲观,其中,「你的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是好还是差」,只有 23% 的独立选民认为变好了,这个数据是整个图中,也就是九年来最低的(图中第二排的紫线): 投票率虽然降低,但是也有七个州的投票率相比 2020 年有所上升,这七个州并不正好是七个摇摆州,不过也有四个是摇摆州:按投票率从高到底,是威斯康星、密歇根、宾西法尼亚和佐治亚。蓝墙三州的投票率都有所升高,虽然升高不多,也反映了催票的力度。 大选后两天 Dave Wasserman 曾经发推表示,

By Talich, 美轮美换
2024美国大选:不止于输赢的十六点观察

2024美国大选

2024美国大选:不止于输赢的十六点观察

这场选举值得关注和反思的几个问题,其实并不在于输赢和民调。 因为民调的问题本届并不突出,而输赢我相信今年即便是大部分最后觉得哈里斯能赢的人也不会对特朗普当选感到意外。特朗普主义的常态化在2020年后已经注定,2016的「意外」,多年之后看,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偶然性事件。 1. 首先我们对政治极化的理解,或者说美国两极化的构想,终于在一次历史性的全国摇摆之后要发生改变。原先在政治极化框架下认定的红蓝州各自固化的现象,即便是普选票发生较大改变,红蓝州也会各自稳守基本盘,现在看来还是可以被打破的。特朗普本届突破了此前两次选举所一直被卡住的47%全国支持率上线,实现了共和党20年以来第一次普选票胜利,主要靠的是蓝州和全国整体右转,反倒是七大摇摆州的摆动幅度不如全国,此前一直在选举人团拥有结构性优势(Electoral College Bias)反倒是这回基本不见了。 2. 政治周期更替的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某种意义上,经历了18、20、22三个周期的异象后,美国选举反而是回归了历史的常态,当一个政党在选民最关注的三大议题中的其二——移民和经济通胀得分都远不如另一个党,而过去四年民众对现

By 美轮美换